在贵州,曾经“地无三尺平”的殊境,令诸多久远的文化得以留存。绚烂文化的基石,是寻常百姓祖祖辈辈的日常与劳作。
黔山深处,“非遗”蕴藏丰厚,这些从历史中迤逦而来的人和故事,世代传承、生生不息。
铜鼓传奇
瑶山铜鼓
“钟鼓”是我国古代并称的两种器乐。当年编钟以华美富贵的气派鸣奏于殿堂,却是“《阳春》之曲,和者必寡”,在秦汉以后渐渐绝迹;直到1978年湖北随县出土65枚战国初期的曾候乙墓编钟,才让现代人眼界顿开。而铜鼓两千七百多年来却一直奏响于南方民族村寨中,绵延不绝。前者是贵族的艺术,后者是民间的艺术。民间艺术因植根于民众的沃土,生命力更加旺盛。
郎德苗族铜鼓芦笙舞
铜鼓的铸造是集采矿、冶金、雕塑和音乐元素于一体的文化事项;而铜鼓本身,更有原始宗教的、音乐舞蹈的多重功能。可以说,铜鼓是多种文化的集合体,不论你从哪个角度切入,都能有新鲜的认知和感受。
布依族铜鼓
铜鼓最为珍贵之处,在于它绝不仅仅是一面鼓,一件乐器,它历来被人们视为有生命的圣器。布依族铜鼓平时妥善收藏于家中洁净之地静养,到了农历正月和七月以及喜庆和葬仪时,才被庄重地“请”出来,并举行隆重的祭鼓仪式。
大方郭氏家族被敲掉一只青蛙的祖传铜鼓
人们的想象力在铜鼓身上发挥到了极致,有时,甚至要以非常规的手段来圆了某种臆测。我见过一面大方县郭氏家族祖传的铜鼓,鼓面中心为12芒太阳纹,边缘本来有4只对称、立体的青蛙,却被鼓主敲掉了一只。传说是铜鼓会跑,而缺了一只蛙的铜鼓,就怎么也跑不出去了。在许多地方,铜鼓还有“雌雄”之分,有的以形状、有的以纹样、有的以大小、有的以音色来区分。各地区分铜鼓性别的标准也是不一样的。每一个保有铜鼓的家族,几乎都有传人能对自己家族的铜鼓说出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来。这更显示出铜鼓文化的丰富多彩。
布依族铜鼓文化
铜鼓是一种具有神圣性的乐器,主要流行于布依、苗、水、瑶、彝、毛南等民族中。贵州铜鼓几乎遍及全省9个市州。
遵义型铜鼓,杨粲墓出土
铜鼓被专家分为8个标准器型。我见到过遵义杨粲墓出土的两尊铜鼓,其中女墓室的铜鼓被定名为我国南方铜鼓的八大标准器之一——遵义型铜鼓,它纹饰比较简化,鼓面边沿略伸于鼓颈之外,胸、腰之间无明显的界线,足较高,腰、足之间有一道明显的凸起的棱。流行于宋元时期,现在已经不多见;而贵州的另一个标准器型是麻江型铜鼓,它以贵州省麻江县谷峒火车站一座古墓中出土的铜鼓为代表。它鼓形矮小,鼓面略小于鼓胸。腰中部有凸棱一道,将鼓身分为上、下两节。铸造工艺精湛、饰纹丰富多彩、音响效果好。铸造年代从南宋至现代一直不绝。走进当代布依、苗、水、壮、瑶、彝族等有铜鼓的民族当中,可以看到麻江型铜鼓仍在节庆中端庄露面。
麻江型铜鼓,这一面俗称公鼓
要在构造相对简单的铜鼓上奏出独立的音乐来,难度是很大的。铜鼓流传在南方诸多民族中间,但能够运用规定的十二则鼓谱以及鼓调来演奏铜鼓,却是布依族先民的独创。贞丰、镇宁等地的布依族以“铜鼓十二调”传世,极有特色。一些家族的鼓谱是用汉字来记录布依语的发音。比如铜鼓研究学者蒋英记录的普定县廖氏家族鼓谱的第一则:“《坐云》:两拜,拜了拜哪,革拜了,地哪,地哪两拜。照了。”这让不懂布依族语的人如读天书,但廖氏传人们见到鼓谱,再加上用4个汉字标注击鼓部位的鼓调,就能在手下奏出节奏精准的音乐来。
麻江型铜鼓局部
因为贵州山地文化的封闭性,布依族各个家族所传承的铜鼓十二调也各不相同。以贞丰县小屯乡王永占家族所演奏的铜鼓十二段乐曲来看,它以农历的十二个月为序,表现了布依人如流水般生生不息的日子。
奏响布依族铜鼓十二调
74岁的王芳仁是镇宁县扁担山乡铜鼓十二调的传承人,他5岁时就跟随父亲接触了铜鼓。王芳仁说:“有一次,我跟随阿爹到道场敲鼓时,在场的人流泪了。我不理解,问阿爹。阿爹说:‘儿啊,这是我们布依族死人后为亡灵超度时敲击的祭祀调……’”十二调能够达到这样感人的境地,是铜鼓文化的杰作。王芳仁又说:“当年我跟父亲学的时候,父亲要求我一句一句地背下来,然后一句一句地教我敲,每天一个调子,要复习整整十遍。”以后,他对布依族铜鼓的祭祀调、喜庆调、祭鼓调、散花调、三六九调等鼓调都谙熟于心。铜鼓十二调的传承人都是些有音乐天赋的人,往往是一些偶然因素让他们有幸接触到十二调,音乐之根就在他们身上扎下了,并在沃土中结出硕果。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