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萧山一网友在萧内网App晒出几张图,引发围观。
网友说,这是他在萧山机场三期扩建工地挖出的巨型生蚝。
这些生蚝为何这么大?又为何会出现在机场地下?
谁见过这么大的生蚝?
▼
发帖网友说,他在萧山机场三期扩建项目工地工作,这些生蚝是从地下17-18米的位置挖出来的,长度大概有30多厘米。
如此大的生蚝,相信即使是资深吃货的你,也未必见过。
为什么会长这么大?
为何会出现在机场地下?
其实,8年前,杭州发现过同款。当时,杭州一在建工地发现巨型牡蛎,参考当时的报道,解答大家比较关心的几个问题。
专家说,这是正在石化的古生长牡蛎,距今约1-3万年。
浙江省自然博物馆贝类化石方面的权威钱周兴表示,长牡蛎生活在浅海区,曾在江浙地区沿海广泛分布。
这些部分石化的长牡蛎可以充分说明千百万年前,杭州就是大海。这些贝壳的出现只能说明发掘区是一个潮间站区域,海滩、礁石交织,这样的地方正是最为适合长牡蛎生长的。
“该种类长牡蛎出现已经超过1亿年,古生长牡蛎的体型比现生长牡蛎要大,所处环境为‘海陆交互相’。”浙江自然博物馆地球科学部助理馆员顾圣啸这样说。
8年前杭州一工地挖出的古生长牡蛎
杭州到底在什么时候由海变陆,这个问题还没有准确答案,各方专家也是争议不断。古生牡蛎标本的出现,争议某一方可能会获得有力证据——这些标本为海生生物,时间至少是1万年前。
跨湖桥文明距今大约8000年,和这个1万年相隔了2000年,杭州会不会就是在这2000年间完成了沧海桑田的转变?
可能还会有人关心这东西值不值钱?有没有收藏价值?专家表示,没有太高的经济价值,个人也很难保存。
网友在萧山机场工地挖出的古生长牡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