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即将开幕。此刻,两会新闻中心举行“代表通道”采访活动,邀请部分全国人大代表通过网络视频方式接受媒体采访。贵州全国人大代表查艳走上代表通道,回答记者提问。
记者提问:查艳代表您好!我是中新社记者,向您提问。党中央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作为来自基层医疗战线的人大代表,请问您在履职中有什么样的经历和体会?
查艳:谢谢您!我叫查艳,是来自贵州省人民医院的一位医生。大家知道,贵州山多,是全国唯一一个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面对茫茫大山,怎样给山里的人们提供及时有效的医疗服务,我们率先建立了“山地紧急医学救援体系”,针对重大自然灾害、紧急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提供急速救援保障。
作为“山地紧急医学救援体系”中“中国天眼医疗救援组”组长,在这里,我给大家讲一个有关“中国天眼”的医疗救援故事。天眼的科技工作者们长期默默地坚守在深山大窝凼里辛勤工作。
去年夏天,一位驻地专家被毒蛇咬伤,突发急性肝肾功能损害和溶血,我们立即启用救援直升机,急速到达基地,一边在机上对专家进行救治,一边以最快的速度到达三甲综合医院,通过血液净化、血浆置换等多学科治疗,专家很快痊愈,重返工作岗位时感慨地说:“没想到你们与死神的较量也有‘FAST’速度”。
对于生命的救治,每提速一秒就是一个胜利。连绵山地的贵州,今天已经彻底撕掉贫困标签,我们实现了县县通高速公路、村村通硬化路,我们也实现了省-市-县-乡四级远程医疗系统的全覆盖。“山地紧急医学救援体系”也在不断地完善,力保山里的老百姓不仅看得上病,还能看好病。
记得家住毕节市威宁县金钟镇大营村的一位孕妇,怀上了双胞胎,在怀孕期间她出现了高血压、高血糖、蛋白尿等多种并发症,我们利用四级远程医疗诊治系统,定期为孕妇做好产前检查和监护。去年3月,正值疫情期间,孕妇面临生产并突发紧急状况,她的家离市级医院有170多公里,我们立即启动山地紧急救援体系,做好疫情保障,仅用了39分钟,将孕妇送达手术室,保住了母女三人的生命。而这在过去,从她的家乡到市级医院需要一天多的时间。
2020年,我们孕产妇死亡率下降至10万分之16.07,首次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虽然距离发达地区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是我们进步了,挽救了妈妈,赢得了生命,赢得了未来。
说到体会,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十八大以来,我们的医疗服务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无论是刚才提到的“山地紧急医学救援体系”的形成,还是我们现在正在做的核酸检测、疫苗接种,都为抗疫、抗贫两场战役的胜利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为广大群众拥有暖暖的幸福感,踏实的获得感。
站在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上,好花正红,期待各位媒体朋友们到贵州看一看、走一走,多彩贵州等着您!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