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磷”开始,安达科技立足资源优势,靠着创新驱动,成功抓住了新能源汽车市场机遇,站上时代风口。成功上市,既是安达科技的高光时刻,也是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安达科技如何保持发展后劲?今天的《企业家面对面》我们邀请贵州安达科技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家成谈谈企业未来布局。
贵州台记者卓越:作为一家科技型企业,安达如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保持竞争力呢?
贵州安达科技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家成:我觉得非常重要的是人才储备,人才储备可能在很多时候比资金储备会更重要。绩效分配机制要去做好,吸引人进来。现在公司研究生的占比、985学生的占比都在逐步提升,研发技术人员翻七八倍。研究涉及面非常广,比方说钠电、液流电池等不限制,大家都可以去做,在年底的时候进行评选,看是否有突破性的发展。除此之外我们还关注光伏、人工智能等,在这些不同的业态里面去找到未来行业的发展趋势。
贵州台记者卓越:比较挑战想象力
贵州安达科技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家成:是的,现在我们已经研究到一些比较深的领域,在书本上是找不到,很多时候是一些技术无人区,可能要结合量子化学建模手段帮助我们去研究材料的一些特性。也会做一些仿真模拟去加快实验进度,才能在最快的时间得到我们想要的产品。
贵州台记者卓越:安达会有技术焦虑吗?
贵州安达科技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家成:这是肯定的,这是一个倒逼的过程。通过技术创新去提升产品竞争力,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就跟上了时代发展的步伐。
贵州台记者卓越:现在面临“碳足迹”成为出海新要求,安达对此有什么布局?
贵州安达科技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家成:公司还是有出海的计划,在往ESG(环境 社会和公司治理评价体系)评级,做一些积极的尝试。对废水、固废、排放的气体有非常严格的管控,让我们的生产更为绿色。未来比方说科创50(上证科创板50成份指数)或者说新能源一些行业的指数可能会把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评价体系)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考核指标。需要一个过程,比如说怎么做“碳足迹”追踪,怎么上传数据到云端,其实这都是一条产业链。贵州的新能源绿电建设,我们一直在关注。自己也在做一些规划,厂房、办公楼顶都在铺设光伏。如果说我们用电是绿电的话,“碳足迹”追踪就会更方便,可信度会更高。
贵州台记者卓越:“富矿精开”战略对安达未来发展会产生什么影响?
贵州安达科技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家成:磷酸铁锂的磷资源成本占比是非常高的,把磷资源优势转换为高质量发展的优势是很重要的,“富矿精开”实现产业附加值的提升。怎么做到提质呢?肯定是要通过研发,也需要有更精细化的管理。包括华为咨询团队在帮我们去做内控上面的提升,希望通过数字化去提升竞争力。增效的话就要求我们产线的自动化、良品率要做到在这个行业领先。现在碳酸锂的价格波动还是非常大,这时候就需要你去做一个优等生,甚至要做到全班第一名,受影响就最小,企业目标是成为全球创新型清洁能源材料的“拓荒牛”,试着去触碰到这个行业的天花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