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我的童年在三线丨把一片荒芜变成童年的家

动静原创
1717818480
积分商场
今年是三线建设战略决策提出60周年。三线建设是指中国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1980年期间,为了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而实施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主要涉及中国中西部13个省区,是中国经济史上一次极大规模的工业迁移过程。期间,支援贵州建设人员超过18万。他们中的很多人,在贵州这片土地上扎根生活,养育后代。随着布局调整,很多厂区如今已被合并壮大或搬迁消失。但对从小在厂区长大的孩子来说,三线建设历程正贯穿了他们的整个童年。
动静原创

白手起家  荒芜之地上崛起的厂区

“我和母亲从哈尔滨先到北京,然后坐了48小时的火车到贵阳,一下车就傻眼了。”1969年,7岁的刘键新,随参加三线建设的父母来到贵州省安顺市幺铺镇。

 “四周都是山,看不着任何东西。”刘键新至今还记得初到贵州时的失落。虽然在哈尔滨时,家里的条件也不怎么好,“但好歹还能吃上一毛钱的糖,但自打到这里后,吃糖都成了奢望。”

原安湖机械厂三线建设子弟 刘键新

“当然,比起我父亲刚来时,我到的时候已经有所改观。”在原安湖机械厂的会议室馆内,刘键新指着墙上的照片说,他的父亲是1966年过来的,当时这里完全是一片荒芜。现在能看到的厂房、家属区和服务设施,都是他的父辈们来之后才修建起来的。“就像照片里一样,这里的所有建筑,都是他们用肩扛、用背背、用箩筐抬,然后一手一脚地建造起来的。在修建这些房屋的时候,我父亲和他的同事们只能住在凉席搭的棚子里。”

墙上的老照片

看着墙上的老照片,回忆起与父母初来贵州时经历的艰苦岁月,刘键新不觉有些哽咽。刘键新的父亲在这里工作了20多年。后来他接过父母的接力棒,做了一个“厂二代”,1998年离开老厂区后又到贵阳的新厂区工作,一直干到退休,他在厂里足足干了41年。

“加上童年、少年的那段时间,我在这个老厂区生活了将近30年。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我都非常熟悉。”刘键新一路走一边如数家珍地给记者介绍,“这里曾经是食堂,那边以前是会议室,脚下的这条路,都是我的父辈们修建起来的。”走在当年父母上班走过的路上,他不无自豪地对记者说:“你看他们当时修的路,这么多年过去了,质量还这么好。”

刘键新正在介绍原安湖机械厂旧址

从离开老厂区算起,26年过去了,刘键新依然清楚地记得每一块区域的分布,记得自己在这里的种种经历,仿佛他从未离开。

记者采访的当天,刘键新还约了同是三线子弟的发小姚辉一道,他们一边走一边聊,有时手舞足蹈、开怀大笑,有时又在某个建筑前驻足不前,久久不发一言。

刘键新和发小姚辉重回故地

有苦有甜 “早当家”的童年

“脖子上经常挂着一把钥匙,别人看到都知道我们是三线子弟。”因为父母经常加班,很晚才回家,他们都会在孩子的脖子上挂一把钥匙,方便孩子自己回家做饭,这也成为三线厂区子弟的一个显著标志。

原安湖机械厂旧址大门

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在当时环境下,厂区的孩子们不仅要学会独立,甚至还要照顾父母。

姚辉回忆说:“如果在家里看到下大雨了,我们就会抱着雨衣或雨伞给父母送过去。”尽管他们小小的身子要在泥泞的路上走差不多半个小时,但在当时的他们看来,这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

在父母忙于工作的时候,这些小孩也没闲着。刘键新对小时候的劳动课记忆深刻,“操场都是我们这些学生推着小推车,一块石头一块石头给垒起来的。”虽然年纪小,力气也不大,他们还是想尽一切办法,一点点地将学校操场建了起来。

“当时的物资供应提倡自力更生、自给自足,我们厂里边菜和肉不够,学生的劳动课就是养猪、种小麦。”刘键新笑着说,“一开始我们也不会干,一听说要到村子里去学农,就学着大人的做法,在家里整点炉灰,拿个盆端着就去了。”也正是那段学农支农的时间里,他们学会了不少在厂子和学校里学不到的“农村知识”——“包括认识和采摘野草莓、覆盆子这样的野果子”。

山上采摘的覆盆子

说话间,老刘、老姚二人来到他们以前常爬的一座小山前。在这里,他们找到了小时候经常吃的野果——覆盆子。两个年逾花甲的老人好像一下子年轻了很多岁,争抢着去摘野果,一边摘一边往嘴里塞,都为品尝到久违的味道而兴奋。

“小时候我们就吃这些,它就是我们的零食和水果。”“原来摘的人多,你还不一定摘得到。”久违的味道,仿佛具有返老还童的力量,让两个“厂二代”情不自禁地向我们两个“90后”炫耀着他们别样的孩童时光。

没有玩具,也没有别的什么娱乐,但是他们有脖子上挂着的钥匙,有冒雨给父母送的雨伞,还有学农时学会采摘的野果,他们在环境条件极为有限的情况下,尽量发掘着他们自己的快乐,也让自己和这片土地的联系更为紧密。

三线人、三线魂  三线精神伴一生

老刘、老姚告诉记者,从三线子弟到自己父母事业的继承人,他们这一辈子都刻下了不可磨灭的三线痕迹。现在去外地旅游,他们都会自动化身“贵州宣传大使”,自豪地向外宣告,“贵州好东西多的是,只是大家不知道而已。”

当记者问起,“三线人”的特质是什么?刘键新毫不犹豫地说:“吃苦耐劳、团结、服从国家分配。我们父母那种吃苦耐劳的精神是现在很多人比不上的。”在他看来,像他们这样扎根贵州的“三线人”还有很多。尽管他们自己并不认为有多么特殊,但是如果和其他人聚在一起,却常常在不经意间流露出自己的特质。

原安湖机械厂的建筑

走在以前的生产车间内,刘键新看着仅剩的建筑感叹道:“以前的工作环境就是冬天很冷、夏天很热,但我们和父母就是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生产出高质量、高标准的产品。”

原安湖机械厂的32车间

他绘声绘色地模仿着当时的场景,“当时大家都不敢说笑,就怕一个不注意生产出现了纰漏,整个车间非常安静。”父辈们对于产品质量的高标准高要求,在他们工作后也延续下来,变为他们对产品质量管控的严格要求,变成他们对工作一丝不苟的认真态度。

两年前,老刘和老姚相继退休离开了工作岗位。他们的孩子没有像当年的他们一样,接过上一辈的“交接棒”,而是选择自奔前程。“毕竟三线精神并非是某个地方或某些人所特有的,只要大家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咱们的三线精神就永远不会消逝。”

记者

王婧玲 肖微

编辑

刘泳林

责编

何天洋

编排

李佳

编审

王玺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