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国并治 多族共融——秦汉至魏晋南北朝
秦汉中央王朝通过筑路、置吏、移民等举措,大规模经营贵州地区。秦时,“常頞(è)略通五尺道,诸此国颇置吏焉”。西汉武帝时,置南夷道,“自僰(bó)道指牂柯江”。先后设置犍为郡和牂(zāng)柯郡,并“募豪民田南夷”,促进了贵州的开发。
犍为郡、牂柯郡行政区划图
犍为郡,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置,初有夜郎县,派遣官吏进行治理,形成“郡国并治”的格局。该县后划入牂牁郡。西汉末辖十二县:僰道,江阳,武阳,南安,资中,符,牛鞞(bēi),南广,汉阳,𨚲䣕(cún mǎ),朱提(shū shí),堂琅。
牂柯郡,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置。辖十七县:故且兰,镡封,鄨(bì),漏卧,平夷,同并,谈指,宛温,毋敛,夜郎,毋单,漏江,西随,都梦,谈稿,进桑,句町( qú tǐng )。贵州大部为牂柯郡所辖。
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贵州地域所处各郡户口
东汉时,分犍为郡设犍为属国,辖有贵州部分地区。贵州大部仍为牂柯郡所辖。
宁谷遗址
宁谷遗址位于安顺城区以南6公里的宁谷镇,是汉代古牂柯郡治所的一部分。由龙泉寺居住址、衙门坡城址、窑址和墓葬群组成。占地约10万平方米,首次发现于1971年,并随后进行了十余次调查、钻探和发掘。出土了木牍、“长乐未央”瓦当等重要文物。根据遗址的构成和规模,推测该遗址是汉王朝在牂柯郡设置的一级政府所在,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木牍 安顺宁谷龙泉寺遗址出土
图为安顺宁谷龙泉寺遗址出土的木牍,这是目前贵州出土的唯一一件木牍,残存文字13个,有学者释读为“戍敝邑▢▢信自冤辞为书者所”,可能属于申诉状类的文书。
“巴郡守丞”鎏金铜印 兴仁交乐M14出土
此外,在展区中还有一个有趣的文物——“巴郡守丞”鎏金铜印。为一级文物,麒麟钮,子母套印,仅发现母印,印文为“巴郡守丞”四字,印座四壁分别线刻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这是贵州目前出土级别最高的汉代官印。
秦王统一全国后设三十六郡,“巴郡”为其中之一。大致位于今重庆地区,其北为汉中郡,其西为蜀郡,其东为黔中郡,其南则是含云贵地区的西南夷。“守丞”则是辅佐太守的官员,为一郡最高行政长官的左膀右臂。
根据史料记载,猜测墓主人应为贵州本地儒生,曾经出仕巴郡做官,卸职回乡后,按照“事死如事生”的观念,制作该枚印章下葬。
这枚印章的发现,证明了当时西南地区与中原地区的文化交流与融合,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制图:王珺璐
展览信息
展览时间:
开馆时间:2月3日起周二至周日9:00—17:00(16:00停止入馆)正常开放,周一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展览地点:
贵州省博物馆1、2、3楼3个展厅
门票:免费(微信搜索“贵州省博物馆”公众号预约入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