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央媒看贵州丨农民日报报道贵州清镇市:肉鸡产业拔得省内头筹

农民日报
1701045720
今天(11月27日),《农民日报》刊发新闻《贵州清镇市 肉鸡产业拔得省内头筹》。

近年来,贵州省清镇市通过引进温氏、大发、德康等肉鸡养殖龙头企业入驻,着力实施生态家禽产业“一园五带”工程,规划建设畜禽加工产业园,形成以站街、卫城、犁倭、暗流、流长等乡镇为主的肉鸡产业带,鸡苗产出量和生态家禽出栏量连续多年蝉联贵州省第一,且远销广西、云南等地。2022年,肉鸡年出栏量更是达到了1650万羽,脱温鸡销量达700万羽,带动肉鸡养殖户665户,农户代养收益达到7500万余元,产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水平不断提升,“小肉鸡”实实在在成了清镇市农业发展“大产业”。

特色产业成为主导产业

辣子鸡是贵阳餐桌上最受欢迎的菜品之一,清镇市瞄准市场需求,大力发展肉鸡产业。“清镇市发展肉鸡产业始于2004年,那时主要以农户散养为主,年出栏量只有几十万羽,加上缺乏市场规范,当时的肉鸡产业在省内根本排不上号。”清镇市养殖业发展服务中心周时均说。

2007年,清镇市通过引进肉鸡养殖龙头企业入驻,肉鸡养殖产业开始呈现规模效益。

“肉鸡养殖产业刚落户清镇时,站街镇高乐村全村450余户人家仅有4户村民有意愿发展肉鸡养殖,对于这样一个风险较大的产业,大多数村民都在观望。”时任高乐村党支部书记杨孝江回忆。

为了抢抓“鸡”遇,站街镇坚持党建引领,将肉鸡养殖作为站街镇农业主导产业,按照“党委领导支部、支部带动党员、党员发动群众”的方式带动肉鸡产业发展。

“我们充分发挥党组织号召力,坚持党员示范带头,全面发动农户参与肉鸡养殖。目前,我们已经带动10户党员发展肉鸡养殖,辐射周边村民139户共同参与。”高乐村党支部书记罗云说。

经过10多年的努力,站街镇目前有12个村加入了养鸡队伍,养鸡户由最初30多家发展到300余家,年出栏肉鸡由40多万羽发展为600多万羽,成了名副其实的贵州肉鸡养殖“第一镇”。

为了进一步做大做强肉鸡养殖产业“蛋糕”,清镇市坚持“一主一辅”(以生态家禽为主导、以绿色蔬菜为辅导)抓农业,肉鸡养殖成了清镇农业产业发展的主导产业,并组建了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为副组长的肉鸡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围绕肉鸡扩能、精深加工、主体培育等重点工作,出台《3000万羽肉鸡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促进肉鸡产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6月10日,清镇市3000万羽肉鸡产业高质量发展项目集中开工,计划投入1.6亿元,打造15个村集体养殖示范点,新增260余户养殖户,新建鸡舍46.5万平方米,年新增肉鸡出栏量约1395万羽,加上现有基础,2024年底,清镇市肉鸡出栏规模将超3000万羽。”周时均说。

传统养殖变智慧养殖

位于清镇市暗流镇的韩家坝高效生态养殖小区,是清镇温氏畜牧有限公司建设运行的高效生态肉鸡养殖基地,也是贵州省内首个“高效率、全环控、机械化、自动化”的现代养殖示范基地。

基地建有双层平养全环控鸡舍20栋,采取“双层平养”和“舍顶保温改造”相结合的方式升级改造鸡舍,把传统鸡舍改造成密闭环控鸡舍,让肉鸡住上了“楼房”。每栋鸡舍都配备了喷雾机和自动控温设备,安装了物料系统和饮水系统,处处突显“智慧”养殖。“管理人员只要设置好肉鸡生长周期中所需的生长条件,设备在肉鸡不同的生长时期会自动调控温度、湿度,此外,对鸡舍进行消毒、降尘以及输送饲料都可以实现‘一键启动’。”清镇温氏韩家坝高效生态养殖小区负责人赵开林说。

“与传统养殖方式相比,智慧养殖模式通过实现多个关键环节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既减轻了管理负担,又提高了生产效率,肉鸡品质更好、损耗更小。今年年出栏预计达200万羽,产值近7000万元。”赵开林说。

清镇市满誉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发展肉鸡养殖项目已有三年,之前一直采用传统方式育雏。“经过多方考察和了解,我们找到了电地热膜的取暖保温方法,电地热膜辐射恒温的方式对整个育雏鸡舍进行加温恒温,不仅干净、环保、节能、减排,而且热度散热慢,恒温持久,可以更好地保证小鸡足部的温度,从而达到卵黄吸收更好、呼吸道疾病减少、生长机能更完全的作用。”清镇市满誉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东东说。

科技兴农,智慧生金。“下一步,我们将实施‘二改三化’工程。”周时均说,“‘二改’就是将单层石棉瓦屋顶改进为20厘米保温棉+黑白膜屋顶,地埋式土法烟道改为散热性能更好的大口径金属烟道;‘三化’就是指在设备使用上将原来单个的喂水桶、喂料桶全面改造成了自动水线和自动料线,同时增加自动温控系统,实现水线、料线、温控三个自动化,将养殖户从繁重的补水补料工作中解放出来。”

村民实现“四个转变”

养殖是靠市场“吃饭”的行业,为了消除养殖户市场焦虑,清镇市联合龙头企业建立起的“四提供—回收—确保”合作模式,由企业提供鸡苗、饲料、药品和养殖技术,肉鸡出栏后由公司统一回收出售,确保农民获得养殖环节的稳定收益。

“公司回收全部合格商品鸡,我们无须承担市场风险,公司和镇级农技人员会定期指导我们开展防疫、喂养等工作,我们按公司标准建鸡舍、做好防疫和饲养管理就可以了,不需要特别高的技术。”高乐村养殖户徐德清很认同这种养殖模式。

依靠这种养殖模式,徐德清家的生活水平和其他村民一样,小洋房和小汽车是标配,相较过去提升了好几个档次。

像徐德清这样依靠养鸡发家致富的不在少数,截至目前,温氏、大发、德康等肉鸡养殖龙头企业带动养殖户655户,就地解决1900余人就业,户均年收入11万元以上,实现“人养鸡”变“鸡养人”。

肉鸡产业发展不光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了,也带动了当地村民实现“四个转变”:从过去政府和企业发动农户养殖到农户自己要养殖的转变;从“外出务工”挣钱到“居家创业”赚钱的转变;从“人工饲养”到“自动化养殖”的转变;从自己动手到购买第三方服务的转变。

编辑

龙菊珍

责编

时小千

编审

李铁流

联系我们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