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天气晴朗,百里杜鹃管理区黄泥乡槽门村山明水秀,风景怡人,村委会前的广场上,机器轰鸣,一株株树苗在铲车的帮助下被运送到广场各个角落早已挖好的树坑中,一群忙碌的身影分工明确,扶苗、培土、浇水,井然有序。
正在忙着栽种树苗的务工群众
近年来,槽门村依托自身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和浓厚的民族文化底蕴,与杜鹃集团成立联合党支部,在杜鹃集团帮助下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现阶段我集团已投入了一千多万,打造文化纪念园、满族入黔纪念碑、荷花池、休闲广场等项目。现今我们正在对槽门村周边进行绿化修补,美化乡村环境。”杜鹃集团工作人员高晓颖一边督导务工群众抓紧时间干活,一边向记者介绍。
高晓颖正在指挥铲车帮忙运送树苗
槽门村村民游开英是在村里务工的老熟人了,无论是绿化用工,还是村里基础设施建设,游开英与乡邻们都能在参与家乡建设的同时拥有一份额外的收入,说起在村里务工,游开英笑得合不拢嘴。“像我们年龄也不小了,村里面有事情做的时候,我们就来务工,在家门口挣一份零花钱。他们经常叫我们来做,所以大家都是老熟人了,他们也放心我们干的活,给他们务工我们都很高兴。”
槽门村与杜鹃集团联合党支部的建立,有效将槽门村资源优势与杜鹃集团企业优势相结合,为槽门村生态产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注入强劲活力。在联合党支部的带领下,槽门村产业发展蓬勃,走生态旅游发展的路子更加清晰。“我们争取了杜鹃集团在我们这里的投资达到了一千多万,包含民宿广场、梦溪湖、荷花田等项目改造。我们积极组织老百姓给杜鹃集团务工,增加当地老百姓的收入,同时也改造了我们槽门村的环境,为我们槽门村发展旅游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谈起槽门村的发展,槽门村党支部书记周朝翰分外自豪。
监制:李 华
审核:万 静
编辑:杨品益
记者:杨品益 彭良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