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野长城”屡遭毒手,监管如何跑赢破坏

人民日报客户端
1597848240

有媒体近日曝光,北京黄花城长城惨遭“黑手”:墙体被戳入钢筋,墙壁遭到野蛮刻画,周边则充斥着香烟盒、水果皮等垃圾。名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长城竟被如此糟蹋,实在令人震惊。

因紧邻灏明湖与黄花城水库,三段长城被水自然断开,形成了“长城戏水、水没长城”的奇特景观。许多游客慕名而来,让这里成为京郊游的热门景点。当地顺势开发了黄花城水长城旅游区。然而,有些游客笃信“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景区开发的部分似乎无法满足他们的“探索欲”。于是乎,这些人将目光投向了无人管理的“野长城”,诸般乱象就出现在黄花城长城中未被开发的一段。

实际上,对于“野长城”,相关部门早已明令禁止攀爬,并安排了一些公益志愿者和工作人员巡查。但面对驴友带来的经济利益,有些环节就开始松动了。据报道,有村民在自家果园开辟道路,方便游客接近长城;有村民在城墙边挂上梯子,为驴友提供捷径;还有身穿“长城保护”工作服的人对乱象视而不见……这些失守,让农家乐、民宿、钓鱼、停车等生意在黄花城水库岸边滋长起来。而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开始显现。

近年来,北京投入了大量人财物力对长城进行修缮。但平心而论,修缮其实是文物保护过程中的最后一步。正如“上医治未病”,更好的保护在于平时避免长城因游人的破坏而受损。黄花城长城的乱象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期盼相关部门抓紧介入,对附近村民的违法违规经营行为严厉打击,并进一步细化监管方案,防止乱象死灰复燃。对于明知故犯的游客,也要加大处罚力度,探索“纳入诚信记录”等处罚方式。

长城在国人心中的地位无须多言,还长城清净,让山水澄明,这是责任,也是必须。

编辑

苏丹

责编

李佳

编审

李铁流

联系我们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查看更多
已经到底了
这里还没有新评论~
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