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李,是沿河具有标志性的农产品,也是当地的“一县一业”主导产业。几年间,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到近十万亩,覆盖20多万种植户。但随着产量的提高,销售价格的波动开始成为种植户们面临的新问题。又是空心李上市旺季了,今年的销售情况怎么样?本台记者到沿河进行了采访。
客商:3块钱,卖了称,不卖就算了。
农户:3块钱卖给他了,3块钱也还可以。
每年7、8月,沿河的空心李开始大量上市。今年是李子的大年,比去年增产了十分之一;但雨水多、光照少,外观和甜度都下来了。这么一来,市价就比去年掉了不少。
动静记者:“今年这李子大概卖多少钱?”
沿河县沙子镇南庄村村民张丽说:“好的6块、8块一斤,差的4块、2块一斤。去年10几块、20块,最多还可以卖10天。”
往年不愁市场,今年却掉了价,农户们着急吗?在采访中,农户向记者表示,虽然价格有波动,但因为种植水平的提升和产量增加,整体收入并没有明显下降。
沿河县沙子镇南庄村村民王世英说:“农民种这个李子,一棵树要打几百斤,一亩地我们要套种60多棵李子树,一亩地就要收入一两万块钱,卖3块、2块一斤都不会亏,都比种玉米强。”
不过记者再一走访就发现,能实现收入基本稳定,更关键的原因还在于,销售并不只有“鲜果”这一条道。
走在沿河大街上,你随处可见像这样的广告牌,作为沿河现在主推的一款空心李子酒产品,据了解,每生产1斤空心李子酒,就需要大约2.5斤空心李。
这已经何志勇本周连续第三天到冷库拉李子了。去年,沿河县和贵州农科院、铜仁学院等单位合作,不仅通过建设冷库,将空心李果实保鲜期由2天延长到7周,还通过发酵技术的创新,与何志勇的酒企共同研发出了空心李果酒。从试销情况来看,市场反馈积极,最近何志勇也在加大鲜果投入,准备量产。
沿河县蛮王酒业公司董事长何志勇说:“市场有很多意向性的订单,2020年我们计划收购鲜果1000吨,产酒500吨。”
铜仁学院农林工程与规划学院副教授张绍阳说:“加工果干果酒,提高商品转化率,提高附加值,提高我们果园的经济效益。今年的话果干厂房建设已经在启动,它有可能是空心李之后的明星产品。”
冷库让销售周期延长了,加工让企业收购的订单增加了,这些都在保障着农户们的就地销售。而另一方面,不断健全的网络销售体系,也让源源不断的订单自互联网上飞来。
在当地的电商中心,30多名学员正在参加沿河县首届网络创业“自媒体直播带货”培训。
培训学员袁刚说:“可以通过在网上推荐我们的合作社的农产品,给我们带来经济的发展。”
培训学员刘长慧说:“尽心尽力的学习之后,把这个土特产推销出去,那个时候,才称得上是‘网红’。”
仅去年,沿河就邀请第三方培训机构开展电商培训近2000人,通过电商销售的空心李超1.9亿元。今年进入采摘季以来,沿河空心李已在线上销售近4万单,销售收入超200万元。接触和熟悉网络销售,也反过来让不少地方发现了品质的重要性,开始主动地把产品体系做得更加精细。
沿河县沙子镇南庄村村主任黎玉乾说:“希望销售要分等级形式,其二把产业链延伸出去,老百姓种起来就有劲儿。”
未来,沿河的空心李产业规模将稳定在10万亩左右,当地也正围绕抓技术、树品牌、强示范、促农旅、拓渠道、助增收几大方向,继续规划这一老产业的再升级。
沿河县副县长崔永龙说:“进一步加大龙头企业的引进力度,扩大规模、提升品质,延长产业链,让老产业焕发生机,成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接续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