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山海同行·决胜今朝丨小红薯里的大产业 对口帮扶助力贵州紫云农民脱贫

闪电新闻记者 郝爱印 李静怡
1599016980

“味道独特,有一种板栗般的香甜。”在紫云自治县白石岩乡“紫云红芯薯”种植区内,呈现出一幅忙碌收获景象。闪电新闻记者看到,一位农民用牛在前面翻耕红芯红薯,后面10多位农民捡拾翻耕出土的红芯红薯,每条根茎上都结出近十块红芯红薯,收获喜人。

“我们这里的土质属黄沙壤土,无论下雨与否,土质都是松散的,而这种土质最适合红芯红薯生长。”白石岩乡人大主席吴崇雨告诉记者,紫云红芯红薯销往全国各地,产品供不应求,每天都有电商来要货。新鲜红芯红薯批发给电商的价格是8元每斤,电商通过网络线上销售到全国各地市场的价格是10至15元每斤,而在北京的大超市,往往被卖到了三十多元每斤。

闪电新闻记者了解到,紫云红芯红薯呈仿锤形,鲜果横截面呈梅花状,果肉无筋、皮薄,水份适中,“形同鸡蛋黄,食有板粟香”,是国内高端鲜薯品牌之一。“紫云红芯红薯”于2011年获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白石岩乡于2014年获得省农委颁发的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2020年又获国家农业部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近年来,紫云自治县白石岩乡以幸福园、干水井两个500亩坝区结构调整为核心,辐射全乡推动产业革命,共种植“紫云红芯红薯”15000亩。全年红薯产量预计15000吨,产值预计9000万元。红芯红薯受到热捧,也为村民们开启了一条脱贫之路。

据介绍,红芯红薯产业项目总投资4200万元,其中青岛对口帮扶资金1240万元,其它资金2960万元,项目覆盖全乡农户2968户,其中贫困户1325户,通过项目实施预计增加贫困户年人均纯收入5000元以上。

紫云自治县白石岩乡红芯红薯产业统一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模式组织生产和销售,鲜果主要依托县“嘉禾香”公司进行销售,残次品果依托“贵州园园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进行加工销售,合作社负责流转土地及组织贫困户务工,贫困户通过资金量化入股分红、流转土地及合作社务工等方式获得收入。目前已发放土地流转费用712万元,其中:涉及建档立卡贫困户876户109.5万元,组织“田园工薪族”3.14万人次,发放务工工资314万元,其中涉及建档立卡贫困户547户73.4万元。

在各种薯类里,紫云红芯红薯俨然是一种奢侈品。如今,紫云红芯红薯已卖到了大江南北。闪电新闻记者了解到,如今这种红薯通过电商远销全国各地,最远的到达了齐齐哈尔和深圳。在全国一些知名的超市内,也能见到紫云红芯红薯的影子。它们被摆在了显眼的位置,引发了市民疯狂抢购。

 

 

联系我们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查看更多
已经到底了
这里还没有新评论~
0/200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