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人丁宝祯诛太监安德海事,一直为人所津津乐道。其实,丁宝祯在山东任上,还干了两件关乎民生的大事,那就是在同治、光绪之交,督工堵塞黄河侯家林和贾庄决口。
同治十一年,黄河侯家林决口,丁宝祯正因病请假,事关紧急,正月初二便销假抱病赶往郓城,并上疏要求对有功者,破格保奖;如有欺蔽之事,即以便宜从事,就地正法。当时预计要准备秸秆二千万斤,麻料一百九十万斤。丁宝祯亲自在工地上监督,从黎明到二更,一直站在风雨之中,几乎天天如此。从正月廿九日动工,到二月廿四日合龙工竣,所用的物料,仅占按河员预算购办物料的一半,丁宝祯这才知道历来河工虚报贪污的恶习,深为恨之。
丁宝祯肖像 图片来自网络
同治十三年底,贾庄决口,丁宝祯又亲往督工,开始还较顺利,后来险象环生,耗尽心力。到了光绪元年二月,秸料已用五千六百七十万斤,麻料二百七十万斤,只好停工待料,待物料备齐后,丁倾力督筑,到第二年三月八日两坝终于合龙堵口。
过去,凡治河工竣,都会有河神显灵的传说和奏报。这两次丁宝祯成功堵口,也上奏有金龙四大王现身。先是有黑鸭一对,游泳上下,河员说是抱鸭将军出现,对堵口有利。第二天,有青蛙在船上,说是虎头曹四将军;又有蜥蜴跳到丁宝祯帽中,这是杨四将军。合龙那天,丁宝祯又亲见栗大王到工,现蛇形,终得功成。于是,皇上下旨加封号,建专祠,以答神庥。这个故事,还被写进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据陈夔龙说,丁宝祯在四川时,亲口对他讲,合龙第二天,丁率众人拈香敬栗大王,忽见蛇身颈上围绕白线一条,为前日所无,感到疑虑不解,不两日接到礼部蓝印公文,惊悉同治帝龙驭上升,归天了。“始知大王精气为神,犹是本朝臣子,哀诏未到,实已先知,缟服临工,示人色相。”看来,丁宝祯对河神显灵是深信不疑的。这类事情,我们一不必为乡贤者讳,二因时代局限,也大可不必苛求古人。
牟工合龙 来源网络
到了民国初,袁世凯在北京大演皇帝登基的闹剧,各地奉命纷纷劝进,而且到处出现符应祥瑞的怪事。当时京外飞蝗遍野,督捕官员却说蝗虫头上有王字,是应帝兆;出现月晕现象,便说是圣主即位,月呈五色。刘禺生曾有诗讽曰:“飞蝗头上书王字,缺月光中恆彩华;变体自成祥瑞志,不因灾异属袁家。”
这时,传出在湖北宜昌发现石龙,而且首尾俱全。丁宝祯的曾孙丁春膏正好任宜昌县知事,在湖北各州县劝进时,唯独宜昌无表示。而石龙一事,丁春膏认为这是驻宜昌的英国领事许勒德发现的,顶多是远古爬虫的化石而已。顶头上司要他做一个假龙头安上,他明确表示:谁作假,谁负责。北京派钦差来视察,丁春膏借故不陪同。道尹张履春则令全县演戏张彩庆祝,湖北督军王占元还电奏“北京皇帝陛下”,说这是大皇帝之国瑞,要求册封为瑞龙大王,宜昌改为龙瑞县。此时国务院已改为政事堂,回复还算清醒:“若侈谈瑞应,以为贞符,如古之神爵、凤凰、黄龙、甘露等事,实无当于治化。方今科学日新,凡事比彰其真理,讵可张皇幽渺,粉饰太平”。不久,云南首义,帝制取消,石龙之事自然不了了之。
延伸阅读:
丁宝桢(1820年-1886年),贵州平远(今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牛场镇人,晚清名臣。咸丰三年(1853年),33岁的丁宝桢考中进士,此后历任翰林院庶吉士、编修,岳州知府、长沙知府,山东巡抚、四川总督。
在丁宝桢的为官生涯中,他勇于担当、清廉刚正,一生致力于报国爱民。于光绪十二年(1886年)去世,享年66岁。朝廷追赠太子太保,谥号"文诚",入祀贤良祠,并在山东、四川、贵州建祠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