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动静视频丨为什么是他?陈立群:烛光虽小,寸土不离

动静原创黔东南台 龙思全 杨育森
1571297940
积分商场

他是最美浙江人,

他是贵州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他的一生获得了很多称号,但他最喜欢的是——人民教师

他是2019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奉献奖获得者——黔东南州台江县民族中学校长陈立群。

突飞猛进,就是台江民族中学近年来的变化。

三年的时间,台江民族中学的教育质量从全州垫底冲到了全州第一,辍学学生从每年100多个到现在的净流入。2017年,全县中考前100名中,有95个学生选择留在了这里。

这些变化要感谢一个人。

2016年,年届60的陈立群从杭州学军中学校长的岗位上退下来,转而去到千里外的苗疆大山,在台江县民族中学点亮了智慧之光。

改变,在食堂,也在课堂

台江县是中央组织部和杭州市对口帮扶的国家级深度贫困县。台江民族中学3000多名学生中,属于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就达1200多人,他们的父母,大都在外省打工。

刚到台江民族中学上任时,走进学校食堂的陈立群直接被“吓”到:菜盆边上密密麻麻围满了苍蝇,诺大一所学校,只有一口锅。学生宿舍也十分糟糕,几十个人在一个大房间……

陈立群决心先解决学生们的吃住问题。把学生食堂从一个增加到三个,提高伙食质量。还开设了教工食堂,发补贴降低教师餐饮开支。学生们也搬进了带独立卫生间的新宿舍。

师生的交流时间多了,学校的氛围也在悄然变化。在陈立群收到的厚厚一沓学生和家长来信中,大家纷纷感叹“教师们工作更加认真负责了”、“晚自习终于静悄悄了”、“食堂与寝室条件大大改善了”……

把先进的教育理念带到大山

陈立群刚到台江民族中学上任几个月,就端掉了几位上课松松垮垮的老师饭碗。“下来不备课,上课照本宣科,就是误人子弟。”一旦发现工作懒散的教师,陈立群都会严加批评,因为教育的点滴都不容马虎。

每周推门听课,是陈立群的职业习惯。他利用学校校务会议、行政会议、国旗下讲话等机会,传递教育新理念,推行年级组扁平化管理,强调坚守教育常规的重要性。并出台了一项项规章制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为了让学生能够全面发展,陈立群还举办了成人仪式、升旗演讲、朗诵比赛、社团活动、读书活动等等,强化激发师生们对“志”的理解和思考,希望苗族师生都能培养起“高远的志向、高昂的志气、高雅的志趣”,成为引领、陪伴一生的精神武装。

教书树人,先要以身作则

每天早晨六点半、课间操、晚上九点半,这是陈立群在校园巡查的“校长时间”。只要不是外出研讨开会,他一定准时出现在师生面前。三年以来,每天如此。上任伊始他便力排众议,坚持将过去教师上班打卡的时间提前,确保教师和学生在工作学习节奏上保持“同频共振”。

如今,陈校长的家访足迹已遍布全县各乡镇的许多苗寨,他帮扶贫困家庭的资金累计已达10多万元。来到黔东南州,他不仅不拿一分钱的工资奖金,还拿出20多万元钱,设立“台江县民族中学陈立群奖教金”,鼓励在台江民中扎根基础教育、民族教育并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师。

“一生只做好一件事”这是深耕教育领域的陈立群理念。这些年他撰写和主编了《我的教育主张》《教育的真爱、假爱与错爱》等教育书籍16本,研究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等等教育问题。他说:“中国那么大,教育欠发达地区那么多,总要有人站出来去做这件事。”

烛光虽小,寸土不离

支教,时间总是有数的。现在,陈立群在培养不走的骨干教师队伍,他说,他们才是学校持续发展的血脉。

他在台江民中启动了“青年教师培养行动计划”,培训教学有方的教师队伍。他还为教师们尽量创造走出去学习的机会,到杭州的名校进行交流学习;针对民族地区的特色,开设了“新苗讲堂”,让师生志趣相投,教学相长。

“要让先进的教学理念走进更多的地方。”一有空,陈立群就会到周边学校义务作报告、开讲座,现在他的足迹已遍布了黔东南州的所有16个县市,累计义务作报告开讲座60余场,接受培训的校长教师超过一万人次。

从江南水乡到苗疆大山,从全国名校长到普通支教人。陈立群默默践行着一名人民教师的奉献精神。让星星烛火点亮更多的智慧之光,正是有了这些乡村教师的付出,才让贫困地区的孩子能够通过知识,改变命运。

 

记者

刘粒粒

编辑

徐晨晰 杨殊 黎露佳

责编

苏姝

编审

李铁流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