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迷你博物馆落地 承载“老稻种”新希望

动静原创贵州台 许蓉 钟泽(实习)
1654144500

6月2日,“MINI老稻种博物馆”在贵阳市观山湖区贵州省网络视听产业园正式落地,该博物馆由饱饱盒子、半禾共作稻作文化兴趣社、贵州多彩新媒体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打造。

MINI老稻种博物馆

“MINI老稻种博物馆”占地不足40平米,并不宽敞,却精致唯美,密集展陈了来自贵州各地四十多个老稻种,分别由从江县云上粮仓、黎平县牛耕部落、云之上、花溪区闲土农场等二十多个生态农场的各民族稻农收集和提供。

长着稻芒的禾把、还未脱壳的饱满稻谷、黑红紫绿白各色稻米,被一一用心盛放在晶莹透亮的玻璃瓶中,让前来参观的人大开眼界,不时拿起标本瓶细细观看上面的标签。

“这些在贵州本土已传承繁衍了千百年的老稻种,在早已习惯于超市采买大米的我们眼中,却不经意成为了新事物”,博物馆发起人陈晓龙说。

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中,有三十五个民族种植水稻。但需要有着千年以上稻作历史,并且保有着传统稻作技术与经验,且以活态形式传承着稻作民俗文化的稻作民族,才能被称为“稻作民族”。通常概括为百越系、苗瑶系、百濮系、氐羌系和其他系。

五大古老的稻作族系在贵州均有分布,但其中以百越系、苗瑶系和百濮系最为集中,他们世代在此繁衍耕作,数百种流传至今的古老稻种、千年铸就的石埂梯田、嘎吱作响的百年水碾,在贵州的山乡里比比皆是,千万年的农耕稻作智慧在此贵州难得的得以活态传承。

贵州省现水稻种植面积达一千余万亩,贵州人也早已习惯将大米做为主食,熟视无睹的背后,很少有人了解和意识到稻作行为背后的文化价值和生态价值。

2020年,扎根贵州山乡拍摄了四年纪录片的饱饱盒子团队,在长期的田野调查和村落考察中,逐步意识到贵州各个民族的风俗、建筑、饮食等等无一不与稻作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于是将拍摄纪录的重点,逐渐聚焦到贵州深厚却潜藏的稻作文化上。

2021年12月,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行,饱饱盒子发起组建“半禾共作稻作文化兴趣社”,广泛得到了从村寨稻农、粉丝爱好者到专家学者、政府部门、媒体机构的大力支持,共同致力于稻作文化发掘梳理及生态种植的技术交流。

2022年,在乡村振兴、粮食种源安全、生物多样性保护、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等国家战略的推动和促进下,“半禾共作稻作文化兴趣社”也逐渐意识到老稻种活态传承与商业开发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无论贵州稻作文化的发掘梳理与大众化传播,还是优质老稻种生态种植的推广,都迫切需要让老稻种走出大山,需要让更多人了解、关注和消费。

由此,“MINI老稻种博物馆”的想法应运而生,旨在借鉴“社会企业”模式,广泛跨界聚合文化、艺术、科技、商业等资源要素,摸索和创新一条可持续的老稻种活态传承与开发之路。

2022年春节后,半禾共作稻作文化兴趣社与饱饱盒子启动了《稻作贵州》系列内容出品计划,将用一年半左右时间,完成八集纪录片、二十部口述历史及一本稻作兴趣读本,以此对贵州的稻作文化进行系统梳理和大众化的广泛传播;同时还启动了“MINI老稻种博物馆”落地推广计划,未来三年内将在一二线城市四大生活消费场景,低成本高效率共建500座迷你稻作博物馆。

通过与线上老稻种博物馆的衔接,实现线下体验式流量导入与线上内容营销的结合,有效破解“山里人好米难卖 城里人好米难买”的难题,目标是助力一百个生态农场,滋养一千万都市人群。

随着001号MINI老稻种博物馆的开启,后续“MINI老稻种博物馆”将在酒店餐饮、景区营地、文艺休闲、农场民宿甚至社区物业,看见更多的MINI老稻种博物馆以“联名共作”模式落地运营,为大家带来源源不断的贵州生态米食。

记者

许蓉

编辑

许蓉

责编

刘小明

编审

李泉松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