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记忆贵州|《苗族祭白虎》第一集

动静原创精品制作工作室
1653546840

自5月31日起,《记忆贵州》栏目将播出苗族文化纪录片《苗族祭白虎》《苗族苗年节》《苗族贾理》和《敬桥节》,每部两集,共八集。让我们一起聆听一个古老的民族,细细述说这些神秘的故事。

5月31日周二20点10分,《苗族祭白虎》第一集,将在贵州六频道《记忆贵州》栏目播出,敬请届时收看。

《苗族祭白虎》
第一集

苗族信仰“万物有灵”,认为世间万物都是有生命的,山有山神,地有地神,河有河神,水有水神,只有对各路神灵心怀感恩,心存敬畏,才能和谐共处,幸福美满。

在贵州省雷山县的郎德苗寨,无论挖地建房,还是掘土修坟。无论是祈求寨子平安,还是祈愿家庭幸福,都要举行一个传统仪式——祭白虎。

祭白虎是祭祀土地神灵的一种通俗叫法。苗语称“阿嘎哈”,即祭祀土地精灵之意,是苗族生产生活中的一个重要仪式。

苗族认为嘎哈是掌控土地之神,也是人类生产生活守护之神。房屋地基的开挖、新坟的挖掘、田地的开造、以及田地欠收等与土地相关的,都要举行祭白虎仪式之后,才能动土开工。

在郎德上寨的东西南北,都立有供奉土地神灵的岩菩萨庙,在祭白虎之前要先祭祀寨子四方的岩菩萨。

这座岩菩萨庙位于道路边,庙很小,是用简易木板搭建的小房子,上盖有瓦,里面立有两块石头,即供奉岩菩萨。

在苗族祭祀里,通常把这一环节称为“血祭”,待鸡肉拿回去煮熟之后还来祭一次。

寨子选来祭祀的寨老都是家庭比较齐美老者,是寨子代表“福者”,一般是夫妻健在,上有老,下有小,生有儿女。

苗族人祭祀岩菩萨,那是寨子的土地神,寨子四方有着四位土地神灵镇守,护佑着寨子昌盛安宁。从鬼师祭祀四方的岩菩萨的祭词也可以看出,岩菩萨除了护佑寨子安宁,也是寨子里家庭和谐、邻里和睦的守护神。

而祭白虎则是因为苗族在迁徙寻找家园中,白虎先选地盘,苗寨是在白虎神灵的授权下建立的,因而要拿白狗祭祀白虎神灵。

在郎德苗寨流传着这么一个传说。相传很久很久以前,由于地壳运动,天崩地裂,天降暴雨,洪水爆发,淹没了苗族人居住的地方和大片田地,而原本是汪洋大海的南方,通过地壳运动,向上凸起,露出海面,形成山地。为了生存,苗族祖先翻山越岭,渡江过河,披荆斩棘,连妻带子,举族南迁,一路上艰难跋涉,寻找可栖息的家园。

嘎哈(即白虎)则像“小精灵”一样,可以从天上飞过来,于是在人类迁徙来到南方之前,嘎哈占领了所有土地。于是苗族先祖就请求嘎哈给予一定的土地一起居住,共同生活。在人类苦苦央求下,嘎哈考虑之后答应了,但也提出了条件:人类每开挖地基新建房子,三年要给嘎哈敬献三只鸡,人死了挖土下葬,三年也要敬献三只鸡,开山造田也要敬献三只鸡,才能保证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幸福安康。

久而久之,苗族把嘎哈作为土地神灵来祭祀,认为是寨子的守护神,是房子的守护神,是坟地的守护神。因而,苗族每逢招龙节、新建房屋、新修坟地或是寨子有灾有难时,都要进行祭白虎仪式。

鬼师陈俊彰拿着一碗米和一把伞,开始上山了。寨老拿着祭品和锅碗瓢盆也跟着。

在苗族神话传说和历史迁徙故事中,狗都扮演了重要角色。在郎德苗寨的建寨传说中。相传,很久以前,为躲避战乱,苗族人以狩猎为生,一天,其先祖带着一条猎狗围追猎物来到郎德苗寨后面山坡,当时郎德苗寨所在地还是一片原始森林。已是下午时分,猎狗却对猎物穷追不舍,翻了几座山又追几座山,主人跟不上就在原地等着,等猎狗回来时,没有追到猎物,但身上却是沾满一身野浮萍。在苗族历史迁徙中,有长野浮萍的地方就适合种植水稻,是定居建立家园的风水宝地。于是,主人大喜,认为是白虎暗示护佑,便叫狗带路下山,来到了郎德上寨,见地势平缓,水草丰盛,还有一水塘,上面飘着野浮萍,还有狗洗澡打滚的痕迹。于是回去之后举家迁徙到了郎德建寨,并开始兴旺起来。

从郎德苗寨的建寨历史传说中,狗在苗族迁徙建寨过程中具有功,是建寨的前探者,也是风水师。因而,苗寨祭白虎以狗祭祀是最虔诚的,且白虎是白色的,因而以白狗最佳。

郎德上寨民众自古以来敬畏自然,爱护自然环境,认为树是有生命的,特别是枫香树,传说苗族始祖蝴蝶妈妈是从枫树心孕育出来的,因而被视作“护寨树”严加保护。

这片树林是寨子上面的风水林,在全寨世代呵护下,古树参天,犹如绿色巨帽,因而苗族人喜欢称之为“寨帽”。

在古树下,寨老们正在用树枝树叶搭建祭祀白虎的祭坛,祭坛看似很简单,但也是非常讲究的。祭坛朝向与寨子整体方向保持一致,分上中下三层,象征着天、人、地三个层次,祭坛中间插有高高的树杆,上面挂有白色纸幡,这是召唤神灵集结的旗幡。祭坛上层为嘎哈(即白虎)神位,用木板做成,摆一个碗,专供嘎哈神灵;中间层为祭祀平台,常用杉树皮或松针树叶铺成,摆12个碗12份祭品,是鬼师和12名祭祀人员同神灵互动位置;下层即为地面部分,插有12根白色小纸人,苗语称“香丹”,意为“地鬼”,泛指地下神灵。

鱼是祭白虎仪式上必不可少的祭品,祭坛插有12根鱼仔竹杆,土碗装有鱼。因为鱼儿多籽,繁殖能力强,象征着鲜活的小生命。这也表达了苗族人们对寨子多子多孙,繁衍生息和人丁兴旺的美好愿望。

祭坛搭建完毕,寨老开始摆碗倒酒,烧香燃纸,陈俊彰鬼师一手扛着雨伞,一手散米,开始念上祭祀词。念毕,四位寨老和陈俊彰鬼师一同与神灵喝酒。

寨老们在山上的隐秘地埋藏着一个水坛,一年四季不能干涸。他们认为在龙脉上埋有水坛,会起到消灾镇寨的作用,避免寨子发生火灾。寨老将水坛里的枯枝腐叶捞出来,并在坛口重新架上两根较粗的木棒,并盖上松针杂草进行掩盖。

陪祭的一寨老把肝脏等祭品煮熟分成十二份,另一寨老烧香化纸,准备第二阶段的祭祀。

陈俊彰鬼师一手拿一把刀,一手抱着公鸡,一边念词一边有节奏的捶打石庄桩。随后便把鸡杀了,并把鸡血滴在石桩上。同时并将竹筒里酒劈开,敬献给神灵。

随后,鬼师和寨老一同饮鸡血、分享稀饭,与神灵歃血祈愿,共同守护寨子安宁。

整个仪式神秘而朴实,在请神和求神之间表达了苗族人对寨子安宁,家庭和美,族人和睦团结、子孙繁衍兴旺的美好向往。

每周二20点10分,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电视栏目《记忆贵州》在贵州广播电视台贵州六频道播出,敬请收看!

编辑

曹野

责编

钟勇

编审

唐亚平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