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诗不可说丨梅花清绝似故人:江南山水情脉脉,二十四番花信风

动静原创撰文:孙秀华
1704891660
积分商场
动静原创

“二十四番花信风”是江南美丽风雅的花儿的专属日历,从小寒节气开始,到来年的谷雨节气为止,五日一花,古人是掐着手指数花期的。明代王逵《蠡海集·气候》载曰:

自小寒至谷雨,凡四月八气二十四候。每候五日,以一花之风信应之。小寒,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大寒,一候瑞香,二候兰花,三候山礬;立春,一候任春(迎春),二候樱桃,三候望春;雨水,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惊蛰,一候桃花,二候棠棣,三候蔷薇;春分,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兰;清明,一候桐花,二候麦花,三候柳花;谷雨,一候牡丹,二候酴醾,三候楝花。

而“二十四番花信风”的说法,较为集中地见之于诗词歌赋,是从北宋时期开始的。最早的可确认的作品是晏殊留有诗歌残句云:“春寒欲尽复未尽,二十四番花信风。”

张伯玉《小楼独酌》诗曰:

老去春来事事慵,春阴独酌小楼中。

一千里色江南岸,二十四般花信风。

祗有溪山迎醉目,更无尘土倦樊笼。

鹪鹩自得诚堪笑,诗有馀狂酒有功。

“一千里色江南岸,二十四般花信风。”显然,张伯玉这首诗里瞄准突出的正是“江南”之春色,而这个“二十四般花信风”也即“二十四番花信风”。但虽然“二十四番花信风”之说已较为流行,而此时其实“二十四番”具体所指到底有哪些却并未见有所明确。南宋胡仔《渔隐从话后集》卷一七引北宋孙宗鉴《东皋杂录》载云:“江南自初春至初夏,有二十四风信。梅花风最先,楝花风最后。”也就是说,北宋文人的江南二十四番花信风,这只是确认了开头和结尾。而再往上追溯,南北朝时南朝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也有类似的说法:“江南自初春至初夏,五日一番风候,谓之‘花信风’。梅花风最先,楝花风最后,凡二十四番,以为寒绝。”

而即便如此,流传开来的江南“二十四番花信风”的结尾还有不同的说法,比如《红楼梦》里便采用了“开到荼蘼花事了”的表达。在《红楼梦》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故事里,热热闹闹给宝玉庆贺生日,大家抓“花名签子”:

……麝月便掣了一根出来。大家看时,这面上一枝荼蘼花,题着“韶华胜极”四字;那边写着一句旧诗,道是:“开到荼蘼花事了。”注云:“在席各饮三杯送春。”麝月问怎么讲,宝玉愁眉忙将签藏了说:“咱们且喝酒。”说着大家吃了三口,以充三杯之数……

“韶华胜极”是说春光烂漫繁花盛开达到了极致,暗蕴“盛极必衰”之理,故而敏感的宝玉才会以“愁眉”来应对麝月之问。而“开到荼蘼花事了”之说,与“二十四番花信风”之“楝花风最后”又小有不同。且这句“旧诗”其实正是北宋王琪的诗句,王琪《暮春游小园》诗曰:

一丛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

开到荼蘼花事了,丝丝天棘出莓墙。

这诗里所摹写正是“暮春”花事,繁华里又颇有“衰败”之感受,伤逝之情自显,满满溢出。

而虽然“楝花风”还是“荼蘼风”到底是哪个排在最后尚有争议,但“二十四番花信风”之“梅花风最先”倒是得到一致公认的。

最早明确以“花信风”来写梅花的是北宋晏几道,他留有两首直接相关的情致动人小词。晏几道《望仙楼·小春花信日边来》词曰:

小春花信日边来,未上江梅先坼。今岁东君消息,还自南枝得。

素衣染尽天香,玉酒添成国色。一自故溪疏隔,肠断长相忆。

只前两句,虽未明言,但其实便已道出“梅花风最先”的花信欣喜。而晏几道所言之“江梅”又是花开最早、最为清雅者。据南宋范成大《梅谱》载曰:“江梅,遗核野生、不经栽接者,又名‘直脚梅’,或谓之‘野梅’。凡山间水滨荒寒清绝之趣,皆此本也。花稍小而疎瘦有韵,香最清,实小而硬。”晏几道词作下片又用“国色天香”典故,兼之“素衣”“长相忆”等词语多情缠绵,以写美人之情肠来动情摹画梅花,花似美人、美人如花,恍恍惚惚,真叫人一时难以辨别。

晏几道《清平乐·烟轻雨小》词云:

烟轻雨小,紫陌香尘少。谢客池塘生绿草,一夜红梅先老。

旋题罗带新诗,重寻杨柳佳期。强半春寒去后,几番花信来时。

晏几道这首词上下片分别有“一夜红梅先老”和“几番花信来时”的语句,组合起来仍有“二十四番花信风”“梅花风最先”的意味。晏几道是多情的相门贵公子,他老爸就是最早吟咏出“春寒欲尽复未尽,二十四番花信风”的晏殊,他们被称为“二晏”。而晏几道的这两首小词是如此缠绵旖旎,真令人又怀疑或者这“小春”、这“红梅”是他钟情的美女的名字……

与晏几道满眼含情稍有不同,拉开一定距离观赏、赞美梅花,并以“花信风”来凸显梅花的,最早的是小于晏几道14岁的黄裳。北宋黄裳《梅花》诗曰:

素呈天巧未教青,云酿寒时一望明。

且得少阳通好信,不消孤笛送新声。

绛绡捧蕊谁妆就,金粟含须自缀成。

最是百花难比处,只承风信已知名。

诗作首联写看到梅花便有“一望明”的蓦然惊喜,诗意构思乃至韵脚安排均从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之“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承继借鉴而来。颈联里“少阳”指东方,与春神相关联,“少阳通好信”是说梅花宣示了春天即将到来的消息;“孤笛送新声”是暗指笛子曲《梅花落》,该曲相传为西汉李延年所作,别名《落梅》《落梅花》《大梅花》《小梅花》等。唐代高适诗作《塞上听吹笛》,有“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名句,所用也是笛子曲《梅花落》典故。而诗作颔联“绛绡捧蕊”之“绛绡”,字面意思是红色的薄纱﹑细绢,所指即为梅花的红色花瓣,也就是说,全诗所写为美丽动人的红梅。诗作尾联推崇梅花为百花难比、百花第一,理由在于梅花“只承风信已知名”。这其实是在说,别的那些花儿也许很有名,但很遗憾它们都没有列入“二十四番花信风”啊——而列入了“二十四番花信风”的梅花之外的其他那些花儿呢,不好意思啊,我梅花是名列第一的。

南宋程公许《和虞沧江梅花四绝句·其二》诗云:

园林春到杳无踪,恰似灵犀一点通。

剩著新题问花信,从头二十四番风。

南宋史弥宁《次韵陈慈明五绝句 其二》诗曰:

小春梅玉点烟村,花信从今第一番。

缘底吟窗印疏影,梢梢偃月破黄昏。

这两首诗,“从头二十四番风”“花信从今第一番”,都是明确将梅花排在二十四番花信风之首的。

梅花清绝似故人,北宋文人对于梅花的热爱,从与友人一起赏梅、赋诗、歌咏里,发展到直接也把梅花视为知己友人,以“故人”称之。彭汝砺《湖湘路中见梅花寄子开·其五》诗云:

折得寒梅自水滨,恰如去岁在宜春。

潇湘不见江南客,祇有花枝似故人。

吕南公《奉和内翰太中建昌三见梅花》诗曰:

三见梅花似故人,楚乡春是洛阳春。

蘸杯酒意枝枝重,入笔诗情处处新。

南野幽林寻去远,西园高树绕来频。

无心草木穷山里,还解遭逢侍从臣。

陈师道《梅花七绝·其四》诗云:

清寒池馆静无尘,岁岁相逢似故人。

任遣墙头疑似雪,欲教园主早知春。

岁岁相逢,年年清雅,幽香清绝……这样的梅花之爱,正是“梅似故人人似梅”,枝枝处处诗情新。

图片拍摄:孙秀华、邵小芮

编辑

刘泳林

责编

飞宇

编审

莫梅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