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绿水青山,创造金山银山。近年来,贵州在脱贫攻坚中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把森林覆盖率近60%这一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通过大力发展竹、油茶、花椒、皂角等特色林业和林药、林禽、林菌、林蜂等林下种养产业,把绿水青山转化为林区百姓的“绿色提款机”和“幸福不动产”。
在赤水市外贸出口最多的企业——贵州竹运纸业公司,整个外贸占公司销售的90%以上。竹运纸业公司有生产线24条,满负荷运作可以日产生活用纸70吨,生产出的纸将会发往北美、欧洲、澳洲以及东亚市场。疫情期间,公司的订单不降反增,目前已经排到了十二月。
在赤水,竹林面积超过了130万亩,产业链延伸到了竹建材、竹家具、竹笋加工等6大系列产品300多个品种,产品销往全国及17个国家和地区。小小一根竹子,撬动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成为赤水脱贫攻坚的重要发力点。
近年来,遵义市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竹子基地建设,加强科技支撑、加大产业融合、推进多产发展。赤水市、桐梓县分别被誉为“中国竹子之乡”和“中国方竹笋之乡”。全市竹林总面积达到336万亩,竹产业综合产值达85.5亿元,带动从业人员32万人,人均增收1000多元,真正实现了竹林资源变资金、林区变车间、竹农变工人。
为确保“9+3”县(区)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贵州制定了《“9+3”县(区)特色林业产业发展推进方案》,明确通过绿色产业扶贫投资基金、贷款贴息、抵押担保等政策,支持“9+3”县(区)今年发展特色林业产业53万亩,其中油茶25万亩、皂角20万亩、花椒8万亩。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计划带动24.6万人增收,其中贫困人口6.5万人。
皂角种植是毕节市织金县的主导产业,为了更好地增加土地利用率,当地采取了林下套种,以短养长的种植模式。
皂角树周围是套种的银杏,村民们对套种的银杏进行除草管护。皂角从种植到盛产期,需要15年时间,在这15年内,每亩每年平均产值在8000元左右。
除此之外,织金县还探索在皂角基地套种丹参、辣椒、南瓜等高效经济作物,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价值。截至目前,织金县共种植皂角51.52万亩,年加工皂角籽4000余吨,生产皂角精1100吨,产值4.8亿元,年销售总额3.24亿元以上。
2019年以来,全省林下经济利用林地面积2048万亩,总产值超220亿元;参与经营林下经济的企业、专业合作社等经济实体达1.4万余个,林下经济项目覆盖贫困人口48.9万人,带动人均增收近千元。 今年上半年贵州以竹、油茶、花椒、皂角为代表的特色林业已完成138.62万亩新造和改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