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诗不可说丨诗意中的立夏,从典礼到民俗,多姿多彩

动静原创撰文:孙秀华
1651632720
积分商场

日月如梭,不知不觉居然已是春去夏来,明天(5月5日)就是立夏了。宋代朱元夫有首《壶中天》的词语特别应景,“蚕麦江村,梅霖院落,立夏明朝是。”又有杨万里的《初夏即事》诗云:“却是石榴知立夏,年年此日一花开。”采桑养蚕,麦浪如波,梅子含酸,夏阴习习,榴花似火,这样的初夏,也是诗意美好的。

图片来源:保定检察

立夏,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夏季的开始,自古以来很受重视。《礼记·月令》有云:“先立夏三日,太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夏,盛德在火。’天子乃齐(斋)。立夏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夏于南郊。还反,行赏封。诸侯庆赐遂行。无不欣说(悦)。”大致相同的记载也见于《周礼·春官》《淮南子·时则训》《后汉书·祭祀志》等等典籍。这表明,立夏日,上古的帝王要在都城的南郊举行盛大的典礼“迎夏”,还大行封赏。而对此“迎夏南郊”的活动,后世学者注解普遍认为是“祭炎帝祝融也”,也就是说,人们认为,夏神炎帝祝融处于南方,其德为火,其色为赤——如此说来,我们习以为常的“火红的夏天”之类的说法从文化根源上看,好高大上啊。

宋代陆游《立夏》诗曰:

赤帜插城扉,东君整驾归。

泥新巢燕闹,花尽蜜蜂稀。

槐柳阴初密,帘栊暑尚微。

日斜汤沐罢,熟练试单衣。

这首联“赤帜插城扉,东君整驾归”,便印证了人们对于夏神尚赤的认知。“东君整驾归”,是说春神归去,表示春天结束,因为春神的方位是东方,故而春神又被称为“东君”。“赤帜插城扉”表示的就是夏天来临,这“赤帜”就是红色的旗帜,表示火红的夏神掌管了时令,城头变幻大王旗,夏天来了。

图片拍摄:邵小芮

较早明确标注为立夏日所作的诗歌,是唐代韦应物的《立夏日忆京师诸弟》:

改序念芳辰,烦襟倦日永。

夏木已成阴,公门昼恒静。

长风始飘阁,垒云才吐岭。

坐想离居人,还当惜徂景。

“日永”是说白昼变长,从立夏到夏至,这是很明显的,夏至日达到白昼的最长。而“长风始飘阁,垒云才吐岭”是说温热湿润的夏季风开始盛行,且积雨云常见,带来雷雨。从这几个点考察,韦应物这首诗体察细微,反映了诗人的敏锐直觉,甚至可以称得上是科学严谨的,真是叫人叹服。

而从诗情上品味,这首诗笼罩着一种淡淡的忧伤色彩。“坐想离居人,还当惜徂景。”最后一联是把握诗情的关键,“徂景”是指逝去的美好时光,往昔的欢乐情怀。“离居”应当是用了曹植《赠白马王彪》诗句“郁纡将何念,亲爱在离居”这一典故,韦应物诗句里的“离居”指向“京师诸弟”(曹植的赠诗也是写给弟弟的,“白马王彪”的意思是受封为“白马王”的曹彪)。韦应物《立夏日忆京师诸弟》最后一联表明,这是诗人深情推想,远在京师的几位弟弟,也正如同身处外地为官的自己一样,因时序变迁而更加怀念往昔相聚的那些欢悦。

再深入一层,结合时代变迁与个人际遇探究,韦应物是历经“安史之乱”的名门公子,青年时代的他曾是唐玄宗李隆基的近侍,“出入宫闱,扈从游幸”,风光无限,前途无量。“安史之乱”后,他又历经唐肃宗、代宗、德宗三朝。从个人际遇来说,青年时代的云端飞腾到现实的“公门”烦倦;从国运繁华而言,开元、天宝的盛世景象而下再无巅峰,这一切让韦应物一定有着往昔不再、云烟过眼的深沉慨叹!因此,再回头审视一番韦应物的《立夏日忆京师诸弟》这首诗,为什么特意标明是“立夏日”之作?或也有许许多多“立夏日”的青春回味,但重点或许一定是回想那唐玄宗南郊迎夏典礼的隆重庄严,国势的强盛……从这一视角理解,则这《立夏日忆京师诸弟》还是一首感慨遥深的“悲往昔”之作,而显然,那“长风始飘阁,垒云才吐岭”就不仅仅是写夏季风、雷雨云了,而是要理解为投射着深层意味的诗意话语,指向了充满时代浩叹的“风云变幻”。

与韦应物《立夏日忆京师诸弟》有着一致的悲凉,宋代白玉蟾的《见莺三首》也是情满情溢情难已的。白玉蟾《见莺三首》诗曰:

夜来新长水三尺,雨过横流春一溪。

翠柳颦眉花阁泪,乳莺空对妇鸠啼。

鲜怡寡乐负清明,帘外花如红泪倾。

又是残春将立夏,如何到处不啼莺。

一莺飞去一莺啼,桃李一空春已归。

踏破苍苔殊可惜,坐看流水拽斜晖。

但感受下来,白玉蟾这三首诗主要还是表达“惜春伤逝”的文人情怀,以“莺啼”而“悲春”,把自我的生命意识融入到“残春将立夏”时节的黄莺身上,花落如雨春归去,伴着黄莺的鸣叫,让人很有春归“葬花”的优雅画面感。

立夏时节,文人多悲叹春已归去,但也有平心静气的闲淡悠远之作。比如宋代王谌的《绝句》诗云:“过了荼醾与素馨,一春风雨欠追寻。却从立夏晴多日,策杖闲来看绿阴。”首句的“荼醾与素馨”是两种花,它们的开放标志着春天的结束,有“一年春事到荼蘼”“开到荼蘼花事了”的说法。“策杖闲来看绿阴”,步态是悠闲自在的,心情是恬淡自然的,而对于生机勃勃的“绿阴”,悦纳之意也早已尽在不言之中。

图片拍摄:邵小芮

“一年春事到荼蘼”的说法,来自宋代管鉴《朝中措·立夏日观荼蘼作》,词曰:

一年春事到荼蘼。何处更花开?莫趁垂杨飞絮,且随红药翻阶。

倦游老矣,肯因名宦,孤负衔杯。寄语故园桃李,明年留待归来。

词作抒发青春不再、年华易老之叹。其中的“红药翻阶”,是指庭院里的红色芍药花灼灼盛开,典故出自南朝齐代谢眺《直中书省》“红药当阶翻,苍苔依砌上”,本专栏上一篇文章《芍药,古代第一爱情花》已有详解。

宋代文人颇有饮茶风气,这也在“立夏诗”里留有印痕。郭祥正《立夏日示陈安国宣义》诗曰:“昨日春归尽,轻衣畏暑侵。落花空眷影,新叶自成阴。昼永惟便睡,蝉清稍伴吟。小团宫样茗,分酌莫辞深。”最后一联所说的就是,赠送给友人“宫样”(皇宫模式)的小团茶,请朋友不要推辞,并加上这样的一首诗歌送达,情真意切,诗美茶香,真是清雅无双啊——让人不由地想问问,这样的朋友还有吗,我只想来一打。

除了皇家迎夏的庆典,文人的时序感怀,古人认为,立夏这个节气,其实也是很神秘的。《抱朴子·仙药》有曰:“樊桃芝,其木如升龙,其花叶如丹罗,其实如翠鸟。高不过五尺,生于名山之阴,东流泉水之土。以立夏之候伺之,得而末服之,尽一株,得五千岁也。”文段最主要的意思是说,仙药“樊桃芝”在立夏的时候得到,研成粉末口服,吃完一株“樊桃芝”,可以增加寿命五千岁。啊,这是真的吗?呵呵,书上倒是真这么写的,有哪个已经得到了“樊桃芝”的,拿来“鉴宝”一下呗。

而颇为流传的立夏三侯是:“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但似乎只有“蚯蚓出”没有异议,到底什么是“蝼蝈”,什么是“王瓜”,至今还有着种种不同主张。然而主张不同也没什么,反正各有各的道理,而也有一些民俗是一致的,比如,以前大都立夏要“称人”“斗蛋”“尝新”,而可能比较吸引人的是其中的“尝新”吧,吃货们,不不,大家都喜欢。立夏“尝新”要品尝的有如下但不限于这些美食啊:梅子、樱桃、桑椹、枇杷、杨梅、新茶、竹笋、青豆、新麦、鲥鱼、银鱼、乌米饭……

啊,美美的立夏节气,从典礼到民俗,如此多姿多彩!

编辑

刘泳林

责编

李佳

编审

莫梅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