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逛吃贵州丨安顺“一品锅”背后的“共食”社交属性

动静原创撰文:周之江
1709949240
积分商场
动静原创

没有美食和美景相伴,旅途和人生都难称完满,有机会的话,最好不要错过。在“逛吃贵州”的青绿山水、寻常巷陌,有一个看得见、遇得到、闻得着、吃得上的贵州等你来。

看到眼馋处,便是出发时。

所谓“杂烩”,是个笼统而言的烹饪方式,几乎无处不有。

贵州人的杂烩菜里,我特别钟爱安顺的“一锅香”,做法不算复杂,但很考烹饪手艺。需要提前炒好几味很寻常的小菜,比如,炒板筋、回锅肉、炒花菜、炒三丝等等,其中必不可少的,是一味烧鸭子。实在不行的话,也可以用鸡作为代替。

备好料后,先在锅底铺上一层当地出产的山药,再码上白菜,然后把提前备好的其他几道食材放上去,吃的时候用文火慢煨,得趁热下筷子。你多半猜到了,最后吃吸饱了汤汁的白菜和山药,极其入味,这才是“一锅香”的真正精华所在。现在想起来,都止不住淌口水。

貌似没有什么特殊技术含量的大杂烩,其中也有巧妙。我的看法是,大杂烩就像是组饭局,考的是一个取舍的问题。什么菜适合搭配什么菜,都有微妙的讲究。

有时候,菜都是好菜,彼此间是否能相融,是必须考虑在先的问题,如果彼此冲突的话,会破坏了一锅美味。选择得宜,那就相得益彰,调出意料之外的美妙滋味,这也就是所谓“其乐融融的混乱”,乱而有序,乱中有理。而这里面的运用之妙,完全存乎一心,非经验丰富的高手做不到。

戴明贤先生写过安顺“一锅香”,谓其“原名‘一锅菜’。不同于生片火锅,而是把五六种菜蔬分别炒好后,拼摆于锅中,再加汤烩透。看似无奇,而味美迥异于诸菜分食。常在冬令饷客以此菜。宜入之菜有两类,一是鸡鸭猪肉,二是白菜、山药、红豆、油豆腐、冻菌、粉丝等。以肥鸭和冻豆腐为上选。‘一锅香’的拼嵌有独特的讲究,白菜垫底,鸡鸭置于中央,其他品种各分两半,对角摆放,加汤略煮”。

有意思的是,最近还读到人类学家石峰所著的《瑞羽:一个边汉社会的组织、仪式与认同》一书,其实就有相当的篇幅讨论所谓饮食人类学上的“共餐”问题,对“一锅香”给出了很有趣味的解读角度。

石峰先生说,汉语有两个日常语言充分反映了食物的社会意义,即“伙食”与“独食”。伙者,大伙、伙伴也,其意自明,不需多解释。“独食”是其对立面。前者具有强烈的社会意义,后者则是反社会的行为。共餐在西南官话地区民间还被称为“打平伙”,意为共享食物的“大伙是平等”的。

书里写到,安顺鲍屯在举行抬汪公和鲍氏祭始祖的仪式场合,照例祭祀完毕便是共餐。共餐的食物是将刀头肉(猪肉)、鸡肉、豆腐、青菜、慈姑等食材分别在大锅里炒好后,再混合在一个小盆里,然后十人左右自由组合为一“桌”,大家围绕这盆混合的食物一起共餐。华琛研究的华南类似的混合食物,被当地人称为“食盆”,但鲍屯的这种混合食物原先并没有正式的名称,后来才被称为“一锅香”。

不过,石峰也发现,鲍屯的“食盆”做法,其实跟安顺流行的一锅香还是有所区别,单单是做法,就有很大不同。

后者是一种世俗的日常食物,而鲍屯祭祀时的混合食物主要在集体祭祀时食用,没有延伸到其他场合,因而是一种神圣性的食物。

他猜想,鲍屯祭祀时的混合食物后被称为“一锅香”,这无疑是较晚的称呼。

我倒认为,一锅香跟鲍屯的“食盆”并无本质性的区别。去年出差去安徽,吃到当地的“一品锅”,也是差不多的杂烩菜。民俗学家邓云乡先生写文章说,一品锅之所以叫做“一品”,是为接待官员,取了“官高一品”的吉语而得名。

过去交通不便,大小官外出,不管是走水路还是旱路,一天只能走百八十里。各个县里的地方官,要为过往的大官们准备食物。无论天冷天热,都得及时供应,冬天怕凉,夏天怕馊,最方便就是一品锅,全部是提前烧熟的东西,放在锅里,吃起来十分便利。所以,清代各地官场中的一品锅就很普遍了。

严格的说,一品锅并没有一定之规,说是一种比较高档的火锅,好像也对。但最大的不同在于,食材都是提前弄熟了的,而且按照惯例,要有全鸭、蛋、干贝、海参、肚子、肘子、白菜等,至于味型,属于咸鲜口。

归根结底,一锅香、一品锅、食盆这些大杂烩菜,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石峰所说的,“集便利、鲜美、热络、经济等诸多优点于一身”。共食起来,也就更有社交属性的共享感。

编辑

张僡

责编

飞宇

编审

莫梅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