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红色底蕴深厚、历史人物众多。如今,在黔南各县市依然流传着诸多发人深省的感人故事,留存着值得后辈立志奋进的革命精神。其中就有中共一大代表,也是唯一的少数民族代表邓恩铭。
邓恩铭,水族,1901年出生于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县水浦村。作为黔南红色文化的典型人物,他成长的经历和革命的历程,更加值得后人学习和传承。
大型纪录片《水乡之子邓恩铭》由黔南广播电视台拍摄制作,通过人物时间轴的方式,将历史事件与现实生活相互碰撞,运用纪录片的创作手法,全面挖掘历史人物在时间和空间轨迹里鲜为人知的故事。将历史人物类纪录片呈现得更为立体、易于传播,具有教育意义。
《水乡之子邓恩铭》分为上、下两集,每集30分钟。
《水乡之子邓恩铭》上集简介
在中国共产党一大的代表中,邓恩铭是唯一来自西部偏远山区的代表、也是唯一的少数民族代表。1901年出生,1931年牺牲,他的一生虽然短暂,但是辉煌。邓恩铭走出贵州大山,投身革命的故事,还要从贵州南部喀斯特腹地的一个少数民族小村庄说起。
这个绿树掩映下的民族村落叫水浦,距离贵州荔波县城仅有10公里,澄清如练的樟江蜿蜒而过。岁月的年轮回转到120年前,1901年的寒冬,水浦村一对年轻的水族夫妻,迎来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取名邓恩铭。按照水族习俗,夫妻俩还给他取了一个乳名,叫做“老乖”。在古朴静谧的村子里,生性活泼的“老乖”逐渐长大,他最喜欢的就是缠着祖母韦氏,让这位远近闻名的水族歌手,唱起民族的记忆、述说英雄的故事。从那时开始,“老乖”跟每个幼年的孩童一样,心目中有了自己崇拜的英雄。这个英雄,就是祖母口中唱道的水族英雄——潘新简。
后来,举家迁往荔波县城以后,他师从留日教师高煌,并在与高煌年复一年的交流中,产生了走出大山的梦想和投身报国的愿望,并远赴千里之外的山东求学。
1921年春,邓恩铭参与发起建立济南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同年7月,邓恩铭与王尽美作为济南中共党组织代表,赴上海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参与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建。
上集播出时间
8月25日 00:32
CCTV-1《中华民族》栏目
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