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四月,如诗如画。芳菲争妍,书香蹁跹。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我们为您呈现三个阅读场景,与您共同发现阅读之美。
图书馆
阿根廷国家图书馆馆长博尔赫斯先生在他《关于天赐的诗》中说:“我心里一直都在暗暗设想,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图书馆是人类文明的宝库,传播思想的宫殿,指引前进的灯塔,孤寂心灵的庇护所。如哲人西塞罗曾言:“拥有一座图书馆和一个花园,人生别无他求。”
德国斯图加特图书馆
河北孤独图书馆
北京杂书馆
书店
书店,是城市的精神地标。书店的灯光不仅属于黄昏,而是时时刻刻相伴。书店为一座城市点燃一盏深夜的灯,彻夜的光亮属于孤独的一群人,他们与静夜中的书本相处,在反自然的状态下感受书中自我未曾经历的故事。
贵阳西西弗书店
贵阳钟书阁书店
场景
每个爱书人的头脑中都有一幅关于阅读的影像,它或许是现实中的存在,或许是梦想中的映射。我读故我思,我思故我行,我行故我在,我在故我读。阅读姿态的展现,不仅仅在有图书的地方才能实现,它发生在树下,在海边,在夜晚,在教堂,发生在每一处热爱阅读、探索世界的地方。
喧嚣世界中不分地域、民族、男女、长幼的读书人,以各自不同的阅读姿态,构成了五彩缤纷的魅力画卷。“假如没有被人类的声音大声朗读过,没有被一双睁得大大的眼睛在毯子下面随着手电筒的光追寻过,它们在我们这个世界就不算真正地活过。”阅读,是心无旁骛的灵魂与智者的心灵之约。
世界读书日
世界读书日全称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又称“世界图书日”。最初的创意来自国际出版商协会。1995年11月15日正式确定每年4月23日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
其设立目的是推动更多的人去阅读和写作,希望所有人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保护知识产权。每年的这一天,世界一百多个国家都会举办各种各样的庆祝和图书宣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