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周达文
00:00 / -为有牺牲多壮志
——记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周达文
周达文是谁?邱贡洛夫是谁?恐怕今天知道的人并不多。为什么斯大林作报告找他当翻译?为什么斯大林要给他回信?
20世纪20年代,在苏联西伯利亚的哈巴诺夫斯克(即伯力),有一份宣传革命的名为《工人之路》的中文报纸,它的总编辑是邱贡洛夫。可是,1937年以后,这个邱贡洛夫突然消失了,再也没有人提起他。
《斯大林全集》出版后,又有人开始注意到这个邱贡洛夫,因为在第九卷中有一篇《答邱贡洛夫的信》。既然斯大林亲自给他复信,而且作为一份珍贵文献收入《全集》,显然是个重要人物。
第九卷中还有一篇斯大林在莫斯科中山大学为中国留学生所作的报告,作翻译的也是这个邱贡洛夫。邱贡洛夫是谁?除了当时和他在一起的人,很少有人知道,他被历史淹没了整整半个世纪。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纠正了“左”倾错误,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恢复了历史的本来面目。到了1987年,人们オ从中共中央组织部为他昭雪平反的文件中掲开了历史之谜,知道邱贡洛夫就是周达文,他所蒙受的半个世纪的不白之冤终于得到了昭雪。当我们拂去历史的尘埃,展现在眼前的,是一位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的光辉形象。
周达文是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的党员,是一位对中国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作出杰出贡献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他就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和中国共产党,在上海为党中央翻泽俄文文献,步入共产主义运动先驱者的行列,成为北方早期工人运动的领导骨干。
1938年,他与俞秀松(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发起人之一、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创始人)、董亦湘(中共上海地方委员会、商务印书馆编译和印刷所党支部第一任书记)等同志,因向王明的错误进行坚决斗争而受到打击诬陷,在前苏联被迫害致死。
党史专家冯霞介绍说:
“周达文,原名周达定,俄文名邱贡洛夫,笔名屈公,1903年1月出生在贵州镇远县城一个知识分子的大户人家,在四兄弟中排行第三。他的青少年时代是在镇远小学和道立中学度过的。当新文化运动在中国掀起,加上受同盟会会员乔运亨、潘德明等老师“读书不忘革命,革命不忘读书”的影响,他开始接受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思想。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的消息传到镇远后,对周达文产生了很大影响。他热血沸腾、倍感振奋,以极大的热情投人到声援运动当中,发起成立了学生会和救国储金团,组织同学们走上街头,揭露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野心,愤怒声讨卖国贼奴颜屈膝的可耻行径,联合向贵州省政府呈文,告发镇远知事覃梦松,调动了群众反日惩贼的情绪,引起反动当局的注意。在当地恶势力的施压下,学校将他开除。随后,周达文随家人搬到北京,就读于北京大学预科班。当时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在北京广为传播,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在北大尤为深广。周达文也阅读了《新青年》等进步书刊和著作,热情参加各种学生活动,结识了李大钊,成为早期青年学生运动骨干和领导者。”
1921年夏,周达文以优异成绩考入外交部部立俄文专修馆。在这段时期,他除刻苦学习文化知识外,还进一步阅读了《共产党宣言》、《马克思经济学说》、《阶级斗争)等进步书籍,参加了李大钊发起成立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1923年春,经李大钊、范鸿结介绍,周达文加入中国共产党。不论身处何地,他总是无条件地听从组织安排,全身心扑到党的工作中。在北京,他被选为全国第五届学生联合会主席,广泛发动和组织青年学生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举行游行示威宣传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推动青年学生运动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上海,他潜心研究马列主义,不断将苏联社会主义国家日新月异的变化介绍给中国人民,并发挥俄文专长,为党中央翻译马克思主义文献,以及共产国际与我党来往的文件和信件,深受党中央的信赖。
1925年,在国共两党实行合作、大革命形势已经形成的情况下,共产国际为了援助中国革命,培养训练中国革命干部,在莫斯科设立了“孙逸仙中国劳动大学”(简称中山大学),由国共两党挑选一批成员及进步青年参加学习。第一批赴苏的留学生118人,共产党方面有王稼样、张闻天、伍修权、乌兰夫、左权等,国民党方面有蒋经国、谷正纲、谷正鼎、康泽等,都是国共两党的“尖子人物”。
10月下旬,周达文和杨明斋(联共党员,后转为中共党员,共产国际派到中国帮助建党的成员之一)受党的委派,率领从上海出发的学员搭乘苏联货轮赴苏留学。为了做好留苏学生旅途中的思想教育和安全保卫工作,建立了临时党团支部,周达文任书记,董亦湘、俞秀松为委员。他认真完成党组织交给他的任务,并致信家人“不要以我为念,就如同家里没有我这个人一样”,做好了献身共产主义事业的充分准备。
在莫斯科中山大学近两年的时间里,周达文主要从事教务和翻译工作,许多重要课程的翻译大多由他担任,深受学员的尊敬和爱戴。
1927年春,周达文在深入调査研究的基础上,就大家十分关注的中国革命、统一战线、对日美关系等重大问题写信向斯大林请教,引起了斯大林的高度重视,于4月9日亲笔给周达文复信,就所提问题阐述了自己的意见,复信以《给邱贡诺夫的信》为题载入《斯大林全集》第九卷。
5月13日下午,斯大林亲临中山大学,发表了持续3个小时的重要演讲,系统阐述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前途和统一战线等10个问题,周达文又担负了这次重要会议的翻译工作。
1932年春,周达文和俞秀松、董亦湘被调到伯力(今哈巴罗夫斯克),周达文担任中文报纸《工人之路》的总编辑,俞秀松任副总编辑,董亦湘为苏联内务人民委员会政治保卫局驻远东的军事全权代表。《工人之路》报是联共远东边疆地区党委针对这里居住着大批中国工人和侨民而创办的。
在遭受诬陷、身处逆境的艰难环境中,周达文始终坚信自己的政治信仰,他一方面与王明宗派集团进行针锋相对、毫不妥协的斗争,一方面按党的要求与俞秀松一起在冰天雪地里勤勤恳恳地办报,在中国工人和侨民中大力开展工作。
周达文以自己短暂的一生,追求真理、顾全大局、忘我战斗,致力于学生青年运动,投身中国革命和共产主义运动,实践了他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誓言。
作者:郑萍
原广播文艺制作中心供稿
编辑:罗皓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