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龙开发区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标准,鼓励和引导园区企业推行“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循环发展方式,促进资源持续利用,实现清洁生产和效益增加双目标。
工业园区
随着园区大批企业推进完成循环化生产改造、大批资源综合利用绿色发展项目建成投产,2014年7月,大龙开发区作为省内首家被列入国家级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次年7月,又被列入贵州省清洁生产试点示范园区。
穿越园区工业集中地的㵲阳河
经过多年发展,大龙开发区固废回收处置和综合利用率走到全国前列,循环环保产业高端化发展释放出巨大的绿色活力。
技术改造推进内循环
发展是企业天然的目标,而“绿色”却是企业持续发展壮大的关键前提。作为全市工业振兴主战场,相继落户开发区的企业,从选址到建厂再到投产,都将环境保护设为前置条件,通过技术改造创新走循环发展路子。
红星锰业
“我们潜心搞技改,走绿色路径,把自身发展融入到园区发展中。始终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并举理念,争做有抱负、有担当的企业。”红星锰业党委书记张舰说,面对工业三废管控压力,公司选择顺势而为,迎难而上,响亮提出“安全是底线,环保是竞争力”口号,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强化工艺研发、加大技术攻关,“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打造创新型、幸福型企业”。
红星锰业厂区
红星锰业还自加压力,采取比国家标准更加严苛的排放标准进行工业三废的内控管理,大量使用环保新装备、新技术、新工艺,进行清洁生产、循环化改造和资源综合利用,取得了预期的共赢目标。
红星锰业生产车间
距红星锰业不远的乌江水电大龙分公司,积极响应国家煤电机组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投资1.6亿元,完成首个在黔“超低排放”项目改造。现下,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超低排放”标准:脱硫部分采用高效脱硫技术工艺,脱硫效率达99.7%;除尘部分采用“原除尘器高效电源改造+脱硫尾部增设湿法除尘器”,除尘效率高;脱硝部分采用“优化低氮燃烧器改造+脱硝增容提效改造”,脱硝效率达92.31%以上,节能减排成效显著。
目前,开发区园区入驻工业企业35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0家,线上商业服务业3家。前三季度,累计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80.32亿元。
资源互补构建外循环
深秋时节,位于武陵山区深处的开发区依旧繁花似锦、鸟语花香。穿越园区工业集中地的㵲阳河清澈奔流,生动再现坚持绿色发展、以“壮士断腕”的果决与勇毅走循环经济新路子的大龙实践。
乌江水电大龙分公司
园区坐落着乌江水电大龙分司、红星锰业、汇成新材料、中伟新材料、重力科技、能矿锰业等一个个循环经济示范企业,通过“联姻”方式,架起一条条绿色产业链,从内部小循环到外部大循环,将工业“三废”吃干榨净,变废为宝的循环经济精彩故事不断上演。
汇成新材料
乌江水电大龙分公司与汇成新材料“接龙”,将燃煤产生的含硫废气输送过去与含锰溶液反应,既消除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又生产了硫酸锰,可谓一举多得。
银科环境固废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投产仪式现场
能矿锰业热电联产,实现内部高效运营,还与中伟新材料、汇成新材料(二期)等5家企业建立蒸汽输送联系,成为园区的一个“热极”。“我们的热电联产模式对能源的高效利用非常有利。‘兼职’供热中心提供稳定蒸汽,减轻了园区、企业环保压力,为共同发展积蓄了更多力量。”能矿锰业党委书记、董事长肖居广介绍。
亮眼成绩,除了企业自身技术改造、企业集群密切联系,也离不开大龙开发区在规划布局上的严格“节流”——“凡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环保不达标的企业,一律关停!”真正从源头上遏制住了污染排放。
深化合作书写新篇章
去年10月,大龙开发区被列入国家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国字号”招牌再次增色循环环保产业发展。
园区贵州银辰重力控股集团下辖重力科技、银科环境等板块,去年3月引入中集环科,与中集集团开展战略合作,共同打造循环环保产业园。
重力科技
重力科技是一家专门从事含汞金属固废、含汞矿石及含汞尾气综合利用,致力于环境污染治理和保护,是西南地区唯一一家规模型重金属处置和循环利用企业。
立足市场前景和企业发展规划,重力科技建成集科研试验、技术成果应用与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于一体的各类含汞废物处置示范中心。目前投运2条生产线,从工业“三废”中回收金属汞、镓、铟、锗等有价金属再利用,系园区三废排放处置的重要处理器。
今年6月18日,银科环境固废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正式投产。作为省内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允许处置省外含锌危废的企业,银科环境进一步补全园区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链,强化了产业集群优势。
如今,园区一大批新能源新材料企业快速发展,标志着大龙开发区创新发展、绿色发展的路径越走越宽,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同步发展,相得益彰。
当前,大龙开发区通过各重点项目的实施,形成耦合共生的循环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体系,进一步推进了资源高效利用、能源梯级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和基础设施集成共享;顺利完成规划目标,园区循环经济发展提质增效,结构优化、布局合理、产业共生、配套完善、自然和谐的高科技、高效益、高产出的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初具雏形。
百尺竿头,大龙开发区将充分发挥循环化改造“国字号”招牌功效,全力“申创国家级开发区、打造千亿级产业园区、建设生态工业新城”,力争在新起点上取得更大突破,不断书写绿色发展、科学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