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贵州茅台酒·陈酿·燕京八景”品鉴会在贵阳举行,中国酱香白酒泰斗季克良致辞称,茅台酒生态资源、老酒资源、“文化茅台”收藏的稀缺性决定了茅台酒成为收藏“硬通货”。他认为,“燕京八景”陈酿是文化之盛、艺术之珍、佳酿之醇。
▲中国酱香白酒泰斗季克良
【以下为发言摘编】
文 | 今时品牌实验室整理
请允许我以老茅台人的身份,对各位新朋老友的莅临,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
我在茅台50多年,亲历了茅台坚持质量为先、科技引领、文化为核、厚积薄发,从西南一隅到享誉全球的现代产业集群、世界蒸馏酒第一品牌,一步一步蜕变的全过程。其间,以茅台酒“又陈又香”的规律,茅台制曲师、制酒师、勾兑师、检验师通力合作,把高粱、小麦和水,变成了健康食品和液体黄金,升级为艺术品,很多有识之士,便开始了收藏之路,之所以茅台酒成为收藏的“硬通货”,主要体现了茅台的三个价值:
第一、茅台酒生态资源的稀缺性。离开茅台镇就酿不出茅台酒,这是我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用科学知识、通过观察分析判断得出的结论。赤水河上游生态资源本身稀缺,酒厂酿酒小生态创建、保护和应用世界领先,囊括了茅台镇最核心的酿酒生态区。且经过数代酿酒师对酿酒生态环境和微生物群落进行反复驯化,辅以先进的科技手段,形成了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极限生态环境。
第二,茅台老酒资源的稀缺性和特殊性。茅台酒由于工艺、环境及工匠精神的独特,使酒越陈越香,幽雅、醇厚、细腻。所以坚持只卖老酒,不卖新酒。老酒资源既是茅台品质的重要保障,也是不可复制的稀缺资源。市面上一些以次充好的所谓“老酒”,混淆消费者视听。从专业生产者的角度看,不是所有的酒都适合陈年储藏。茅台酒具有越陈越香的品质,这得益于独特生态环境下,茅台人顺天应时,端午采曲、重阳下沙、两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一年一个生产周期、三年陈酿勾调而成。这种勾调,不是简单的“加减乘除”,而是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技术与艺术的结晶。
第三,文化茅台收藏的稀缺性。文化茅台已有少则百年的历史传承,作为民族品牌实业兴国、自强不息的文化自信、时代担当,以“燕京八景”为代表的文化茅台正在走遍祖国江山,走向广阔的舞台。“燕京八景”取材于清乾隆钦定的京城八大名胜,产品不仅仅是茅台酒与京味儿文化的交融,也是茅台酒与盛世中国的文化对话,丰富了茅台酒收藏新的价值构成。
文化之盛、艺术之珍、佳酿之醇,“燕京八景”陈酿完全符合这三个基本标准。我希望广大消费者通过品鉴更喜欢它,也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茅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