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我省全年非法集资新发案件145件,涉案金额24亿元。2020是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的收官之年,做好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打击经济犯罪,事关民生和社会稳定,事关国家经济安全、政治安全和社会安全,我省如何做好防范非法集资,引导消费者理性投资理财工作?中国工商银行贵州省分行副行长谢嘉带队上线贵州综合广播《阳光946党风政风行风热线》,回应听众问题。
问:大家在工行的网点可能曾经看过这则防范非法集资的宣传片。此外,你们还进行了哪些防范非法集资的宣传?宣传什么内容?

防范非法集资宣传
00:00 / -谢嘉(党委委员、副行长):同时采取线上与线下并重、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宣教模式。一是立足线下网点,广泛发动我行全体员工积极参与主题活动,充分发挥营业网点宣传阵地作用,在醒目位置悬挂宣传横幅、海报,在LED显示屏上滚动播放防范非法集资宣传口号,摆放《防范非法集资手册》宣传资料,积极发动网点开展“厅堂微沙龙”,利用客户排队等候时间主动向客户宣讲防范非法集资知识及案例,并通过奖励小礼品开展现场防非知识抢答,将宣传教育做到实处。
二是借力网络媒体,确保疫情防控期间防非宣教工作“不断档、不掉线”。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微视频等方式,发挥网络、自媒体的平台辐射作用,通过编制生动活泼、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微信长图、小游戏、漫画、视频等宣教材料,针对疫情期间最新出现的非法集资案件,当前重点风险隐患等进行宣传,不断提升行内员工及金融消费者的非法集资防范意识。
三是坚持走出去,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家庭、进社区、进村寨,通过设点宣传、知识讲座、沙龙活动、知识大讲堂、现场演示等形式,拓宽宣教活动的辐射范围。
四是坚持请进来,邀请专家来行授课,对员工及客户开展培训,普及防范非法集资知识。
宣传内容:主要是对非法集资的特征、常见手段以及典型案例进行宣传。
问:学会辨别正规金融产品,引导消费者理性投资理财,也是防范非法集资的治本之策。正规和非法,如何辨别?

正规和非法的根本区别
00:00 / -谢嘉(党委委员、副行长):诈骗者为了欺骗投资者获取更多的利益,手段只会层出不穷,花样越来越多。但万变不离其宗,无论诈骗手段有多高超,理财投资正规的和非法的还是有本质的区别:一是收益不同。非法理财产品的利息高得吓人,月息达到45%的也有,这其中肯定有什么猫腻,不是产品问题就是公司本身有问题,投资者不应该相信这种好事。正规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率最高就是10%左右,远远超过这个收益率的话,大家不要投。二是资金去向不同。一般情况下,正规的理财公司会注明资金的去向,而非法的资金去向有两个特征:首先你的钱不知道用在何处,比如你投了5万,但是公司并没有告诉你钱给谁用了,说不定老板自己拿去花了你还被蒙在鼓里;其次是你的收益来源不知道,比如公司承诺给你15%的利息,但是你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赚钱的,这种很有可能是庞氏骗局,用后面投资人的钱来弥补前面的投资人。三看有没有工商注册信息。骗子公司往往准备好随时跑路,所以一般查不到他的工商信息,这就好比一个没有身份证和户口本的黑户一样,信用存在极大的疑问。投资者应该为了安全起见,不妨在投资之前查下公司的工商注册信息,正规的理财公司都会有工商信息,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的减少风险。
问:借着今天节目的机会,给大家说说非法集资有哪些特征、表现形式和常见手段?

非法集资特征、手段
00:00 / -林蔚(法律事务部(风险管理部)副总经理):特征:非法集资是指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律规定,向社会公众(包括单位和个人)吸收资金的行为。通常需具备非法性、公开性、利诱性、社会性四个特征,具体为:非法性: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公开性: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利诱性: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方式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回报;社会性:向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
常见手段:一是承诺高额回报。不法分子编造“天上掉馅饼”“一夜成富翁”的神话,许诺投资者高额回报。比如在工商银行理财,最高的收益一般是三点几,期限不会超过一年;十年及以上的个人消费贷款,价格一般是四点七左右,一般不法分子会承诺给10%至20%之间。为了骗取更多的人参与集资,非法集资人在集资初期往往按时足额兑现承诺本息,待集资达到一定规模后,便秘密转移资金或携款潜逃,使集资参与人遭受经济损失。二是编造虚假项目。不法分子大多通过注册合法的公司或企业,打着响应国家产业政策、开展创业创新等幌子,编造各种虚假项目,有的甚至组织免费旅游、考察等,骗取社会公众信任。三是以虚假宣传造势。不法分子在宣传上往往一掷千金,聘请明星代言、名人站台,在各大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发布广告、在著名报刊上刊登专访文章、雇人广为散发宣传单、进行社会捐赠等方式,制造虚假声势。四是利用亲情诱骗。有些非法集资参与人,为了完成或增加自己的业绩,有时采取类传销的手法,不惜利用亲情、地缘关系,编造自己获得高额回报的谎言,拉拢亲朋、同学或邻居加入,使参与人员迅速蔓延,集资规模不断扩大。
编辑:蒙再慧(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