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动静深度丨生态廊道串珠成线,贵州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动静原创
1692099480
动静原创

今天是首个全国生态日。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生态廊道是保护生物多样性,解决景观破碎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措施。近年来,贵州加大生态廊道建设,串珠连线,处处成景,让绿、富、美发展曲线勾勒得越发饱满。

46公里生态廊道让黔金丝猴自由撒欢

2018年,梵净山因展现和保存了中亚热带孤岛山岳生态系统和显著的生物多样性,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被誉为“世界独生子”的黔金丝猴目前仅栖息在贵州的梵净山区域,由于受栖息地破碎化、人为活动频繁、森林演替方向改变、全球气候变化等一系列威胁因素影响,作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黔金丝猴的栖息地和活动空间逐渐被压缩,生活繁育受到威胁。

黔金丝猴 铜仁市申遗办供图

今年1月以来,武陵山水修复工程围绕梵净山所在的印江、松桃和江口三县启动建设生态廊道项目,这也成为贵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大新实践。该生态廊道建设项目主要是进行植被构建、优化林份组成,在长46公里的范围呈带状种植供黔金丝猴栖息和捕食的武当玉兰、风杨、四照花等植被。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党政办主任田宇说,“带状补栽补育的植物,弥补了梵净山两个适宜黔金丝猴生活的森林单元中间的空缺,7座生态廊道全部建成后,可以拓展野生动物生境空间295平方公里。”

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院长冉景丞介绍,在梵净山生态廊道建设中,他们主要开展了本底调查、问题分析、目标判定、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监测评估、适时修正等工作。“调查工作开展以来,在原有安置红外相机的基础上,调查组在保护区范围内针对黔金丝猴主要活动区域、潜在活动区域开展了大量的红外相机新增安装工作,顺利捕捉到了不少黔金丝猴活动影像,帮助研究黔金丝猴生存习性。”

作为动植物基因库,梵净山现有黔金丝猴、大灵猫、云豹、梵净山冷杉、珙桐为代表的野生动植物7154种。在《梵净山遗产地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名录》中,有国家保护动物57种,比原名录增加13种;国家保护植物83种,比原名录增加46种。时下,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木苍翠,景色优美,吸引不少游客前来观光。

为护鱼拆除120座小水电站

赤水河 图片来源:贵州省水利厅官网

赤水河是长江流域的重要支流,更是连接云贵川三省的一条经济动脉和人文纽带。赤水河流域面积20440平方公里,其中,贵州省遵义段干流全长236.3公里,流域面积9323平方公里。“我在遵义多年,过去来到河边可以看到很多鱼跃出水面。后面,鱼越来越少。过度捕捞是造成赤水河鱼类资源衰退的主要原因,再加上小水电开发的影响,赤水河生态形势更加严峻。”遵义市生态环境局党委书记、局长顾占雷说。

2021年5月,云贵川三省联合发布《关于加强赤水河流域共同保护的决定》《赤水河流域保护条例》,并从2021年7月1日起同步实施,形成“省际间生态环境保护共同治理,全流域保护一盘棋”的新格局。在遵义,一场赤水河“护鱼保卫战”也因此打响,其中最为难啃的骨头便是小水电拆除工作。大同河是赤水河的支流之一,曾建有小水电站17座。近年来,赤水市陆续实施小水电拆除生态环境修复系统性整治(一期)和小水电站拆除后生态环境系统性治理(二期)等重点工程项目。截至目前,包括两汇水电站、天桥电站等10座小水电已拆除。如今,大同河在赤水市境内的12.5公里干流河段已实现了全面自然连通。2020年—2022年,赤水河流域遵义段的187座小水电站已经拆除120座,剩下的67座小水电站下放生态流量,保持河流不断流,保证珍稀鱼类洄游通道畅通。

如今,放眼长江上游,赤水河是唯一没有修建干流大坝、保持自然流态的一级支流。这里生态系统完整,生物资源丰富,3000余种物种在此休养生息。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刘飞介绍,赤水河常见鱼类从2016年的108种增加到现在的167种,包括白鲟、长江鲟、胭脂鱼等11种国家重点保护鱼类及45种长江上游特有鱼类。

生态之道的贵州“加速度”

2022年底,“中国山水工程”入选联合国首批十大“世界生态恢复旗舰项目”,贵州开展的乌蒙山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武陵山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名列其中。

夹岩工程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通过建设升鱼机系统,减轻大坝建设阻隔上下游鱼类种群之间种质交流的影响,让工程坝址上下游河段的长薄鳅、鲈鲤、四川爬岩鳅、裂腹鱼类、云南光唇鱼、鲇等约34种鱼类,“坐电梯”过坝繁殖。

威宁草海 图片来源:新华社

威宁草海通过割除候鸟栖息地的高杆作物,加强陆空巡护,为黑颈鹤打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从2016年以来,草海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颈鹤数量从1694只增加到2588只,占全国黑颈鹤数量近五分之一。

近年来,贵州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累计争取了中央资金48.5亿元,在乌蒙山区、武陵山区,乌江流域等重点区域实施了一系列重大生态修复工程,累计修复面积547平方公里。

威宁草海 图片来源:新华社

贵州拥有1.69亿亩林地、282万亩草原、387万亩湿地,生态资源富集地,但也敏感脆弱。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院长冉景丞说,“目前,贵州的自然保护地几乎涵盖了贵州的所有生态系统,如一颗颗闪亮的珍珠,遍布四山八水,但这些亮点相对孤立,没有形成生态网络。未来,希望可以通过生态廊道建设发挥更大的生态功能,串珠连线,处处成景,让生态廊道成为创建全域旅游的景观绿道,成为实现绿色发展的转化通道。”

在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国家长江中心驻贵阳工作组负责人关潇看来,贵州从生态文明试验区到蹄疾步稳加快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在每一个新的起点,始终坚持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无论是绿色屏障建设,还是生态产业发展,以及司法保障等方面,贵州对良好生态的追逐都有更高境界。借助全国生态日的新一轮发展契机,贵州绿色发展的魅力曲线定将勾勒得越发饱满,并逐渐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重要窗口”。

记者

陈艳

编辑

范洋

责编

刘志

编审

谢红娟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