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第一时间认真学习了全会公报,心情非常振奋,也深受鼓舞。”谈及学习体会,龚德全用“三个词”作了概括。
第一个词“定盘星”,龚德全说,全会再次强调“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明确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在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的当下,给了全社会最强大的信心和最坚定的战略定力。第二个词“路线图”,“全会为‘十五五’时期擘画了清晰发展目标和12项重大部署,未来五年干什么、怎么干,方向和路径都很明确。”第三个词“动员令”,“全会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为实现‘十五五’规划而奋斗,这既是顶层设计,更是对每个行业、每个人的奋斗号召。”

作为高校工作者,龚德全坦言,全会内容丰富,让他印象最深、也最感责任重大的,是对教育、科技、人才的系统部署。“全会明确提出要‘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这让我深刻认识到,中央已将这三者作为不可分割的‘三位一体’战略引擎。”
他表示,过去大家习惯把教育、科技、人才分开谈,现在必须打破壁垒,下好“一体化”这盘大棋,而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也正沿着这一思路探索实践,具体可概括为“三大融合路径”:
科教融合:以高水平科研反哺高质量教育。学校大力推动本科生、研究生进课题组,让学生尽早接触真问题;同时鼓励专家教授把最新研究成果写进教案、带入课堂,确保教学与科技前沿同频共振。
才科融合:以高层次人才激活高能级平台。科技创新核心是人才,人才集聚离不开平台,二者是共生关系。学校一方面为“帅才配平台”,另一方面依托平台集聚和稳定人才队伍。
产教融合:让高标准教育精准对接产业需求。必须拆除学校与产业之间的“旋转门”,一方面紧跟贵州“六大产业基地”等产业需求,动态优化专业与课程;另一方面深化校企合作,推动人才培养与产业一线深度融合。
“只有打通这三条路径,才能把中央‘三位一体’战略部署在高校工作中落到实处、见到实效。”龚德全说。
谈及下一步如何贯彻落实全会精神,为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贡献力量,龚德全表示,学校将紧扣全会要求,围绕“建设区域内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民族师范大学”总目标,在三大主战场上精准发力:
第一个主战场:服务“新质生产力”。全会突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学校将聚焦黔南磷化工和大数据产业,在新能源材料、工业软件开发领域集中开展技术攻关和人才培养,力争成为服务地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人才库”和“技术源”。
第二个主战场:助力“乡村全面振兴”。针对全会“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部署,学校将继续深化“校农结合”模式,围绕“都匀毛尖”种源选育及新品种研发这篇大文章拿出更多可落地、见实效的方案,为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贡献师院智慧。
第三个主战场:投身“美丽中国建设”。结合全会“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要求,学校将聚焦土壤污染治理、磷石膏综合利用等贵州“大生态”战略中的关键领域精准发力。
“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关键是把‘国家所需’‘贵州所能’和‘师院所长’紧密结合,在服务大局中找准定位、展现作为。”龚德全表示,未来学校将在新征程上持续发力,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展现贵州新风采,贡献黔南师院应有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