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不慕钟鼎,归不慕园廛”是清代吴振棫的诗句,所以,先得说一下此人。
吴振棫(1790—1870),字宜甫,号仲云,晚号再翁。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曾经五次担任与贵州有关的官职,进出贵州十多趟。有一次在贵州连续待了七年,可说是与贵州甚为有缘,连他自己都说:“余于滇、黔皆再至,而居黔日尤久”。他于嘉庆二十四年(1819),充贵州乡试副考官。升授云南大理知府以后就在知府职务上“打转转”,历任山东登州知府,沂州知府,济南知府,安徽凤阳知府,山东登莱青道员,凤阳知府,安庆知府。道光二十一年(1841),擢贵州粮储道。二十三年(1843),升贵州按察使。二十八年(1848),擢山西布政使,调四川。咸丰二年(1852),擢云南巡抚。四年(1854),调陕西巡抚,未行,署云贵总督。五年(1855)秋,抵陕西巡抚任。次年,擢四川总督。七年(1857),调云贵总督。
咸丰四年(1854),吴振棫署云贵总督时,“甲寅长夏,退食无事”,亲撰《黔语》二卷,刊印成书。在《黔语·卷下》中,有一则“酒”记载:“南酒道远价高,至不易得,寻常沽贳皆烧春也。茅台村隶仁怀县,滨河土人,善酿茅台春,极清冽。”吴振棫《黔语》是仅次于《道光遵义府志》记载茅台酒的正规史书。所谓南酒,指越酒,也就是江浙黄酒。吴振棫《九日遣兴》诗句“越酒今难得”注:“英夷入江后,估舶不通,南酒遂无至黔者”。
(图片来自网络)
其实,吴振棫第一次品尝茅台酒还是十四年前的事。那是道光二十一年(1841),吴振棫任贵州粮储道时,按察使李梦韶派人送茅台酒给他。
吴振棫品尝过后,写了一首《梦韶饷茅台酒 茅台村名隶遵义府》:“君才如于公,治狱醉益明。我视何水曹,劣能识杯铛。黔人鬻酒味多浊,更有竿儿陋苗俗。那似江南玉色醪,麴香泉冽乘春熟。颇闻酿法出茅台,千山万岭焉得来。鸣鞭走送独不惜,遂使病叟颜为开。出不慕钟鼎,归不慕园廛。有酒直须酌,一酌辄陶然。柳花乱舞来劝客,今日正放春风颠。君不见春风去来成百年,白日又落西山前。”
吴振棫诗集
吴振棫平时就听说过茅台酒来自哪里,酿法如何,只是远隔千山万水,怎么能得来。今天李梦韶居然派人“鸣鞭走送”与吴振棫分享,当然令人笑逐颜开。李梦韶既然“独不惜”,说明他早就知道茅台酒是佳酿。
茅台旧影(图片来自网络)
派人送茅台酒的李梦韶即李钧(1792-1859),字伯蘅,又字梦韶、夔韶,号春帆,河间(今河北河间市)人。嘉庆二十二年进士。历官翰林院编修、国史馆总纂修、广东乡试副考官、河南府知府、开封府知府、河南督粮道、陕西按察使,此时在贵州按察使任上。
吴振棫说李梦韶“君才如于公,治狱醉益明。”以于成龙喻李钧。于成龙,康熙年名臣。山西永宁州人,历任广西罗城知县、黄州知府、福建按察使、直隶巡抚、两江总督等职,以坚守清贫,廉洁公正闻名世,最后的家训是“居心不可刻薄,凡事不可做尽””。于成龙一生布衣素食,自甘淡泊,唯嗜酒如命,但从不误事。李梦韶也是喜欢喝点酒的,当年赴广东任乡试副考官,途中填《渔家傲》云:“饭罢登程才过未,升舆又复瞢腾睡,一簇弓刀成小队。人语沸,路旁艳说郎君贵。笑我轻装携褐被,寒酸依旧书生味。茅店几家悬酒旗,堪买醉,斜阳且行人辔。”
吴振棫又说;“我视何水曹,劣能识杯铛。”出自宋代文同诗《不饮自嘲》“能诗何水曹,眼不识杯铛。而我岂解吟,亦得不饮名。持此以立世,可笑实浪生。”吴诗中所称何水曹即指何冠英(1791~?),字杰夫,福建闽县人。道光十六年(1836),科考及第“榜眼”。道光三十年(1850),任湖广道御史。此时,何冠英正奉命巡视西南。“水曹”本来是水部的别称,因“晋御史台十三曹有水曹,以侍御史主之”,所以也用来代称御史。“劣能识杯铛”意思是略为能喝点酒。
“黔人鬻酒味多浊”,贵州老百姓买的酒,多半是浊酒。不仅多浊,而且多酸。吴振棫在《周翁石藩际华饷甜酒》诗中说:“市酟多酸不因风”。苗民最常见的是咂酒,“更有竿儿陋苗俗”,用通节细竹插入酒坛咂饮。吴振棫觉得这些酒怎么能和家乡的“江南玉色醪”相比,“麴香泉冽乘春熟”,那是用上好酒麴上好泉水在春分造的酒。“玉色醪”在历代诗词中多为引用,泛指好酒。
谁知道茅台酒不喝则已,一品之下,不仅“遂使病叟颜为开”,而且“出不慕钟鼎,归不慕园廛”,出去哪里还会眼红别人富贵荣华,回来也用不着羡慕人家的园林别墅。“有酒直须酌,一酌辄陶然”,有这样的好酒,当然要开怀畅饮。微醺中,直觉得“柳花乱舞来劝客,今日正放春风颠”。这两句化自苏轼诗句“溪堂醉卧呼不醒,落花如雪春风颠”。然后举起酒杯,朝天大声地发出感慨:“君不见春风去来成百年,白日又落西山前”。
说句不着调的话,能喝出这样的境界,应该算是绝好的茅台酒广告了。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