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相片是2016年7月我们公司刚到遵义播州苟江经开区建厂时拍的,当时空荡荡的厂房,没有设备,也没有几个员工。”
贵州艺森源包装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勇的手机里,收藏着一张公司最初建厂时的相片,相片里,无论是设备种类还是员工数量,都很少。“厂房不大,工人还没有几个,给人一种空荡荡的感觉。”
贵州艺森源包装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产、学为一体的酒类品牌包装企业,由于对当地劳务情况不了解,公司在需要用人的时候,却招不到合适的人,这可愁坏了张勇。“就想着赶紧招到人,赶紧进行生产,要不心里不踏实呀。”
了解到企业的需求,当地政府按照“贵人服务”宗旨,多方联动,入驻企业现场办公。经开区还安排工作人员到就近村镇为企业做招工宣传,目前已有1000多名村民因艺森源的入驻获得了稳定收入。
作为艺森源招到的第一批员工之一,付春芬现在已经成长为企业主管。“刚开始进来的时候是一个线上的普通员工,现在成了采购部主管。月工资大概在1万左右。”
此外,经开区还帮助公司解决水电、场平等建设问题。张勇说:“当地政府为我们解决了很多实际困难,保障了企业的正常运转。”
如今,在“贵人服务”的助力下,贵州艺森源包装有限公司按下了发展的“快进键”,从一个最初20多人的小公司发展到了如今上千人的规上企业,厂房也从最初的3万多平方米扩大到如今的10万多平方米。价值逾1个亿的全国领先自动化设备马力不停,一天就能生产产品5万件,自有知识产权超过三百项。张勇感慨道:“这些年,经开区的营商环境越来越好,让我们企业没有后顾之忧,一心一意谋发展。”
筑巢引凤来。艺森源只是播州区打造“贵人服务”品牌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播州区坚持把市场主体作为“贵人”对待,吸引不少客商慕名前来。“出台了区级领导联系服务重点企业和项目工作制度,按期开展对全区重点的企业上门服务;还有招商引资项目全程代办的工作制度,解决企业的后顾之忧,确保企业在播州区能够招得进来、稳得住、发展得好。”播州区营商环境建设局副局长陈梅介绍说。
营商环境的建设也助推工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截至去年底,全区净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1家,规上工业企业总数达到123家。
播州区融媒体中心记者李宁、袁潇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