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味书屋丨百年党史·天天学习——红军在贵州的活动(十)
00:00 / -(来源:《中国共产党贵州历史》)
第一纵队在蔗香圩平静地休整了半年,通过对王海平成功的统战工作,渡过了最困难的时期,保存了自己的力量。但第一纵队在休整期间与上级党组织失去了联系,所以第一纵队面临的问题是:时届秋冬,气候渐凉,战士们被服十分褴褛,急需补充;病员逐渐增加,缺医少药;士气消沉,思想较为混乱,悲观失望情绪开始产生,党员群众迫切要求寻找上级党组织。
对此,第一纵队领导在1930年8月开会研究决定,由参谋长袁振武率7名党员去江西苏区寻找上级党组织,同时与红七军进行联系,部队由司令员何家荣带领继续留在蔗香圩待命。但因袁振武病倒未能成行。8月底,何家荣只身赴香港去找党组织。
何家荣走后,袁振武认为应及早解决部队中存在的问题,便毅然决定率队返回广西到东兰、凤山地区寻找红七军。10月中旬,第一纵队500多名指战员渡过红水河,秘密向凤山、东兰地区前进,10月23日下午与红七军在凌云县岗里屯(今乐业县上岗村)胜利会师。
11月初,红八军第一纵队和红七军一起开到河池,袁振武向张云逸报告了半年来的行动,并参加了河池整编,500多人全部编入红七军。从此,红八军便完成了其历史使命。
整编后,红七军按红军统一番号,整编为十九、二十、二十一三个师,第一纵队被编为第二十师第五十九团,袁振武任团长。第二十一师由师长韦拔群、政委陈洪涛率领留在凤山、东兰等地坚持斗争;第十九、第二十师在总指挥李明瑞、军长张云逸、政委邓小平率领下,抵制“立三路线”攻打桂林、柳州等城市的错误决定,为解决部队给养问题,于12月12日,经宜山抵达三江县福禄镇。
经短暂休整,于14、15日进入贵州省黎平县境,经井郎、九良、龙额、六甲、水口等村寨,历时三天,沿途对各族群众宣传党的宗旨和红军的使命及任务,执行党的民族政策。随后出贵州进入湖南,攻城未克,向广西全州撤退。1931年1月初,红七军前委在全州召开会议,决定放弃攻打大城市的计划,拟将部队开往湘鄂边,到江西与中央红军汇合。
红八军第一纵队转战千里来到贵州黔西南地区休整,通过统战工作,争取到了地方实力派人物王海平的接纳与资助,得以避开敌人的围追堵截,摆脱了困境,保存了革命力量,使自己得到恢复,并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贵州军阀的力量。第一纵队还在少数民族地区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和红军的性质、任务,并以其严明的纪律,得到群众的爱戴和拥护,为以后党组织开展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