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日(3月31日)零时起,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正式向全世界天文学家发出邀约,征集观测申请。这意味着“中国天眼”要向全世界开放了。纯属巧合的是,就在去年底,位于美属波多黎各的大型太空望远镜阿雷西博天文台因自然灾害、年久失修等原因坍塌。这也就意味着,“中国天眼”已从美国手中“接棒”,成为世界上唯一能够望向宇宙深处的观测工具。
中国此番“接棒”,当然折射了中国在科学领域取得的非凡进步。《日本经济新闻》夸赞“中国在科学领域进步神速”,并称“中国一直向科学领域投入巨资,建造‘天眼’和新一代加速器等世界顶尖研究设施。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成功从月球采集回研究样本,这些成就证明中国毫不逊色于科技实力领先世界的美国”。俄罗斯自由媒体网站也称,“中国在宇宙探测领域抢占领先地位”。甚至还有媒体注意到,随着美国主导的国际空间站即将退役,中国在2022年前后完成建造的空间站届时又将成为世界唯一,中国将再次从美国手中“接棒”。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中国科技实力的提升,中国有望创造更多的“世界第一”和“世界唯一”。
“中国天眼”向全球开放研究设施,这无疑是在向国际社会提供公共产品,有助于推动世界科技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而在此背后,是中国正在向国际社会提供越来越多的公共产品。中国是联合国第二大维和摊款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第一大维和出兵国,中国第37批护航编队已于今年1月奔赴亚丁湾。中国提议的“一带一路”倡议、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惠及全球数十个国家、数十亿民众。在抗击新冠疫情的战斗中,中国率先将新冠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为实现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担负性作出巨大贡献。当多国领导人亲赴机场为中国疫苗接机时,就是国际社会对中国提供全球公共产品最直接的点赞。
中国提供越来越多的全球公共产品的背后考量,并非要取代谁,也不是为了超越谁,而在于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视野和坚定担当。中国古代就已产生了“天下为公”“天下大同”“协和万邦”“万国咸宁”的政治思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与此同时,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根本理论渊源来自马克思主义,后者明确提出要实现“真正共同体”“自由人联合体”。现如今,新冠疫情又给我们带来一系列深刻启示。各国命运紧密相连,人类是同舟共济的命运共同体。正是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国向国际社会提供越来越多的公共产品;与此同时,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同,多次被写入联合国相关决议文本,这个理念本身又已成为中国向世界提供的一项重要的理念性公共产品。
德不孤,必有邻。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中国持续向全球提供更多公共产品,也是对某些国家企图“搞小圈子”、孤立中国的有力还击。随着中国孜孜以求地追求“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必将与某些国家奉行的“零和”思维、“冷战”思想形成鲜明对比,国际社会的人心自有一杆秤。
我们深信,随着国际天文学家在今年8月正式获得通过“中国天眼”观测的机会,他们将不仅能望向更遥远、更深邃的太空,也能更清楚地看到一个更强大、更有担当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