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丰收季!茶山村 “稻 +” 产业迎收购高峰

动静原创遵义市新闻传媒中心
1757821620
动静原创

金色的稻田迎来了丰收的季节,播州区尚嵇镇茶山村的大米加工厂也敞开大门,开始收购稻谷。近年来,茶山村的大米在市场上广受欢迎,需求量持续上升。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茶山村的“稻+”产业不再局限于本村范围,而是积极向外拓展。今年在统一收购稻谷期间,更多的种植户纷纷拉着稻谷到茶山村的米厂进行售卖。

米厂外车辆源源不断驶来,三轮车、农用车上装满了一袋袋优质稻谷。米厂内,种植户按次序将稻谷堆放在秤上称重,工作人员分工负责,有的检查品质、写号数,有的登记重量、开收条,现场秩序井然。800斤、900斤、1500斤、2999斤……待称重结束,大家手拿收条领取各自的稻谷款,少则上千,多则上万,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茶山村店子组村民钱贻洪是众多种植户中积极响应“稻+”产业拓展的一员。今年他种了好几亩水稻,看着金灿灿的稻谷,心里满是欢喜。稻谷收购的第一天,钱贻洪早早地就开着农用车,拉着自家收获的稻谷来到了米厂。“从村里发动大家发展‘稻+’,我就开始尝试,后来逐步增加种植面积。今年我的稻谷一部分自留,其余全部售卖,这次卖了1万多元。”他说,稻谷的收购价是每斤2.2元,在市场上是很不错的价格。今年的收成不错,钱也赚得踏实,以后他还要继续努力干下去。

与钱贻洪持相同看法的群众不在少数,他们纷纷被“稻+”产业带来的实际效益所吸引。据悉,茶山村是一个典型的纯农业村庄,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充沛的水资源。2019年,为提升村民收入,茶山村携手贵州华仁堂谷泽天下生态农场公司,采取党支部引领,村、社、企联建的模式,开展“稻+”种植项目。合作社统一发放稻种,日常则有省级、市级科技特派员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为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种植过程中采用生物防治方法,利用鸭子捕食害虫和杂草。稻谷成熟后,由村里统一收购,再交由公司负责销售。

这种模式不仅保障了稻谷的品质,也解决了种植户的销售难题,让大家没有了后顾之忧。在市场方面,茶山村的大米凭借其优良的品质,赢得了消费者的广泛认可和好评。

“随着销量日益增多,原有的产业规模已难以满足市场需求。今年,为了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我们村积极与周边村、合作社展开合作,将“稻+”种植项目推广到更广泛的区域,共计种植水稻2000亩。”茶山村村委会副主任王治告诉记者,米厂近期的工作主要是收购稻谷,第一次收购稻谷当天,2个小时就收了6万余斤。预计今年共计收购100万斤稻谷,收购完毕就在村里的米厂进行加工、销售。

记者:俞晖 昝煜煜 
编辑:黄明
编审:王钰燕
终审:袁航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查看更多
已经到底了
这里还没有新评论~
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