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贵阳的那碗面
00:00 / -用声音陪您度过每晚的动静时光。
今天的《晚安·贵州》,贵州广播电视台科教频道主播李柏涛将和你一起分享邹宁的文章——《老贵阳的那碗面》。
作者:邹宁(笔名黯石)
摘自周之江《小吃纪事》
配音:李柏涛
邹宁(笔名黯石)
70后媒体人,先后在新华社、第一财经日报、中国证券报等媒体担任财经记者。美食业余爱好者,美食专栏作者。自称“不专业吃货,小吃爱好者"。
李柏涛
贵州广播电视台科教频道主播。主持《贵州故事》《茶香贵州》《健康贵州》等栏目。
一位客居他乡的贵阳人说过这样一段话,“每次到家总是辗转反侧一夜,待次日清晨,火速起床洗漱赶去吃一碗街口的肠旺面,热腾腾的面入了口,‘家’才真正是回到了。”
诚然,肠旺面在贵阳算是一个无比宏大的叙事,白肠红旺之中,是老贵阳最具纵深感的记忆模块。这个模块牵制着众多在外游子胃里的馋虫,也时不时激发其脑海中面条一样的电波。
父亲是贵阳知青,少时离家下乡。知青有各自属地的一些圈子,而这些圈子相区别的独特话题,就是各地的美食。肠旺面自然是贵阳知青最为热衷的代表。记得儿时村里经常停电,贵阳知青们往往点着蜡烛聚在一起,回忆肠旺面的种种细节,记忆里讨论间隙那些吞咽口水的声音留存下来,成为我最早的吃货启蒙教材。
贵阳知青们说到兴起,第二天一早采购来配料架了铁锅,水沸后轰轰烈烈地把当地少碱的面条煮下锅去,捞起来吞下后是一脸的怅惘和乡愁,相对无言。
后来,随父亲到贵阳探望爷爷,有幸识得肠旺面的庐山真面目,但遗憾的是仅仅是图像化的记忆。到了贵阳才知道,老太爷每天清早锻炼身体之前,必吃一碗复兴巷附近指定的某家肠旺面,父亲兄妹众多,排了值日,每天一人前往排队,仅端回一碗供老太爷食用。原来,父亲的那些描绘多半也是二手资料或偶尔偷嘴体验而来。
探亲回村,我自然添油加醋地给院里伙伴们大书特书了一番肠旺面的美味。可惜,众伙伴意兴阑珊口水全无。就像母亲在家里饭桌上谈起老家湖北的馓子如何美味时一样,无人应和,嗫喏收场。
书归正传,肠旺面参与构成了贵阳本地的精神和饮食生活,但口味对于外地人来说,需一段时日才能见效。这也是牛肉粉征战中原,而肠旺面独守一隅的原因。
肠旺面采用碱味浓重的面条做底子,上面浮的是火候最难把握的血旺、味道最难驾驭的大肠、制作最为精良的脆哨。贵阳人家中很少制作这道美食,把它交给了街头。
肠旺面是一种“涮”出来的面,锅热水沸时,面条、血旺、肠子、豆芽一一涮过,加上不过水的脆哨、葱花、辣子鸡红油,少时即成,香气扑鼻。每日清晨排队候吃的人群,大半先是陶醉在操盘的大师傅表演之中:手中翻飞的铁勺,作料前赴后继地入碗,帮衬的小弟拿起面碗,又是一番荡气回肠的填料,最后,不忘用毛巾抹去碗沿四周经历那番“舞蹈”过后遗漏的红油和汤汁。还没回过神来,一碗热腾腾的面条已经来到面前,怔怔出神的食客这才反应过来,端着战利品喜滋滋地寻觅座位去了。
之所以采用“涮”法制面,乃是“脆”字担纲之故。碱面半熟,不需要太多时间即可出锅,入碗曲曲折折弹性十足,牙尖稍加力气即可弹断,又不失咀嚼乐趣; 而血旺涮过之后外熟里嫩,突破牙齿阻力之后内瓤半汁半膏,暖舌养口;肠子之涮,原味下锅前已烹至大半熟,入面汤倒腾一番后,面香盖头,入口才能觉出那糯香绵软背后欲盖弥彰的牲畜野味;新鲜豆芽过水即食表的是嫩绿甜香的田野之趣,过多停留沸水则兴味全失疲软无力……
成品出锅的肠旺面,白汤为里,红油附上,脆哨潜伏,白肠窜鼻,豆芽补味,是贵阳早餐中最富地方特色的美味。老牌势力的肠旺面,讲究的是汤宽面脆,吃面后那鲜香美味的汤,让逗留于口腔的鲜美顺流直下慰藉肠胃。
穷街陋巷,才是一个城市最为地道的美食所栖,贵阳也不例外。贵阳作为肠旺面的全球权威,美味的面条遍布于城市的各个犄角旮旯。我最偏爱的肠旺面有这样几处:蔡家街巷口金牌、西南电脑城侧巷老董妈、上合群路背街蒋记、护国路南门口和花果园立交桥下吊脚楼。
对于流落在外的贵阳人来说,异乡的面条怎么好也只能暖胃,暖不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