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在北京乘坐公交、地铁,那一定见过这样一群人——他们身穿亮眼的柠檬黄外套,头戴小黄帽,手持小红旗,不论高温酷暑还是数九寒天,始终坚守在文明一线,或维护秩序,或扶老助幼,或捡拾垃圾,或为陌生人答疑指路……他们就是北京市公共文明引导员。
北京疫情当前,朝阳区多地陆续进入封控、管控状态,十八里店公共文明引导员志愿者服务队,从往日引导城市文明前行迅速转换为助力社区防疫工作开展,以新的姿态守护这座城市、守卫自己的家园。
“算我一个,也算我一个”
公共文明引导员变身防疫志愿者
本轮北京疫情中,朝阳区十八里店乡有居民核酸检测初筛阳性。受到疫情影响,家住十八里店乡祁庄社区的公共文明引导员潘凤霞,暂时不能走出社区参与日常志愿服务。眼看着自家社区的防疫工作紧锣密鼓开展起来,潘凤霞也不打算再“闲”下去。
“4月22日发生这个情况后,好多居民的北京健康宝出现弹窗。我在解除弹窗的现场看到人特别多,现场工作人员工作挺紧张的。所以我就想,既然我们现在不能去公交岗位做志愿服务,那么是不是能干点力所能及的事?我问社区,社区说太欢迎了,我们就报名做了社区志愿者。”
在潘凤霞萌生报名社区志愿者的想法前,十八里店公共文明引导员中队副中队长闫翠清就已经“抢先一步”,成为中队48名公共文明引导员中第一位提交申请的志愿者。
闫翠清说,“2020年刚开始有疫情的时候,我就是第一个到社区报名做志愿者的。这次疫情来得特别突然,我们这里一下子成了高发区。一到这时候,社区的工作人员就特别辛苦,看着孩子们有时候整宿睡不上觉,真挺心疼他们的。”
闫翠清(左)在社区参与防疫志愿服务。图自十八里店乡人民政府
闫翠清今年48岁,在人均年龄超过60岁的中队里,她算是个“小年轻”;而作为副中队长,她又是当之无愧的“老资历”,一路把这个曾经松散的组织带成了一支团结向上、训练有素的志愿者队伍。在街道、社区的号召下,4月23日,本着“不出村(社区)”的原则,未在封(管)控区域内的十八里店公共文明引导员,就地参与防疫志愿服务。
闫翠清感到很欣慰,“我到微信群里一说,需要引导员、需要志愿者,大家自愿报名,她们就在群里说,‘算我一个!也算我一个!’,都自愿站出来,不会出现缺人的情况。”
十八里店中队的公共文明引导员们参加社区防疫工作培训。图自十八里店乡人民政府
闫翠清和33名公共文明引导员就这样从公交站台“回到”社区,重新穿上柠檬黄外套,外面再穿上一套防护服,参与到引导核酸检测排队、查验信息等任务中,以新的姿态和街坊邻居们打起“交道”来。
“接地气大家才爱听”
她们靠“嘴勤”赢得居民支持
从疫情初期居民有些“心里发慌”,到在她们的引导下核酸检测秩序井然,闫翠清介绍,“我们真的是柔性引导。为什么好多社区都说‘你们来了真好’?因为我们说出来的话不太一样。比说这个人没排队,可能有人会直接讲‘去后面排队’;但我们会说,‘来,师傅们,咱们都要按顺序排队,大家不要插队,这样才能快一点’,就和平时在公交站台维护秩序一样,说出接地气的话,人家就特别爱听。”
在常年的志愿服务中,这些公共文明引导员们也收获了不少引导的经验。比如,一些实行“10合1”混采检测的点位,她们总要提醒大家以10人为一组,依次扫描身份证;由于点位通常同时开放多个窗口,总有市民在刷完证件后跑到人少的窗口。每当这时,引导员们就要用上平日里文明引导的“功夫”,用诚挚的话语把这些人劝回来。
做志愿服务9年多的潘凤霞曾被评为“星级公共文明引导员”,她总结,“在工作当中必须有耐心,还要细心,做到眼勤、手勤、嘴勤,尤其是嘴勤,要宣传到位,不管遇到什么样人都要耐心地为他讲解、说服。”
潘凤霞在社区参与防疫志愿服务。图自十八里店乡人民政府
加入社区防疫队伍一周多,潘凤霞带动了更多社区工作人员靠“嘴勤”赢得居民对防疫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不过,她也直言,白天说了太多的话,晚上忙完回到家里实在是“懒得说话”。
“社区早晨6点多就开始做核酸,我们就跟着到这里做准备工作;晚上到什么时候结束工作,也没有具体时间,最晚要九十点钟,社区工作人员会熬到更晚。有时候看到人比较少了,他们就让我们回去,觉得我们都这么大年龄了,也很心疼我们。”
“如果大家都安全了
咱们的家也就安全了”
实际上,年龄从来不是公共文明引导员们参与志愿服务的阻碍。今年66岁的于淑琴选择在61岁那年加入十八里店中队,成为志愿者后,她把学习新知识、适应新环境作为对自己的要求之一。这次参与社区防疫志愿服务,为居民消除“弹窗”是于淑琴的主要任务。
这项工作需要依托智能手机来完成,这对于平日使用智能手机不像年轻人那么“灵光”的于淑琴来说,算得上是一项需要快速掌握的新技能。不过,于淑琴却把这个过程描述得很平淡。“社区工作人员先给我们演示一遍,学会了就开始上岗。刚来到这个岗位的时候,有些地方确实是不明白的,他们就来指导一下怎么弄。其实就是这么一套程序,并不困难,干好了就记住了。”
于淑琴在社区参与防疫志愿服务。图自十八里店乡人民政府
十八里店公共文明引导员中队曾被评为“首都最佳志愿服务组织”,这让身为副中队长的闫翠清相当自豪。她告诉总台记者,中队参加过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以及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志愿服务。
“别看我们岁数大了、人老了,但是我觉得做这些有意义的事,对我们这个年龄的人来说真是挺好的,这样能发挥我们自己的余热。我们大家在一块互相关心,配合得特别默契,哪里缺人,我们蹭蹭就上。”
不过,尽管十八里店中队的公共文明引导员们早就见过了“大世面”,但对于这次在“家门口”加入抗疫一线,有些队员的子女们还是表达了不放心。作为老北京人的潘凤霞想得很简单——能在退休后再次为这座城市奉献自己的一份价值,再苦再累也充满意义。
“儿女们看我这么大岁数了,最开始不让我干,觉得太辛苦。这次在社区参与防疫志愿服务,他们也担心,一天到晚总是嘱咐我做好防护。现在出现这种情况,我还是想着在社区里尽自己所能干点什么。如果大家都安全了,没有其他情况了,咱们的家也就安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