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江水系、19条主干河流和近75万亩森林面积,带来了息烽县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近年来,通过全面建立完善河湖长制,推深做实林长制,全面加强河湖生态和森林资源保护力度,息烽筑牢了生态屏障,守好一江清水,护好一片绿林。
在息烽县乌江河旁,村级河长和镇级河长开始了定期的巡河。眼下,正是村民钓鱼和渡河出行的高峰期,为了保护乌江流域生态环境,这次的巡河任务并不轻松。
息烽县养龙司镇荆江村村级河长徐时松说:“作为村级河长,我每周至少要进行一次例行巡查。如果在巡查过程中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比如今天遇见的船舶随意停靠,我就会向上级镇级河长报告,寻求进一步的帮助。”
息烽县养龙司镇镇级河长张宇说:“我们现在所处的河段位于遵义、金沙、贵阳三地交汇之处,附近居民会乘船至到这里停靠,船一多就容易乱停靠。针对这一情况,我们采取了跨区域协调处理的措施。及时巡河、及时发现问题才能及时解决问题,相较于以往需转交给其他行业部门的情况,现在我们的处理速度有了显著提升,工作效率提高了一半以上。”
息烽县内河流大多属于长江流域乌江水系,境内河网密度达每平方公里17.8公里。自2017年起,当地将“保护母亲河·河长大巡河”作为常态机制,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工作,主要负责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等工作,对侵占河道、超标排污、违法养殖等问题依法进行清理整治。同时,当地通过聘请河湖民间义务监督员,确保境内每一条河流、每一片湖泊都有人管护。
息烽县居民 黄菊英
息烽县居民黄菊英说:“现在只要走到息烽县有河流的地方,水质都很清澈,也没有什么异味,散步的时候感觉心情非常愉悦。”
息烽县水务局副局长 王绍勇
息烽县水务局副局长王绍勇说:“我们已经成功推动了300余条河湖问题的解决,使得息烽县19条河流的水质达标率稳定保持在100%。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县将持续实施河长制工作机制,确保58口容量在1万立方米以下的重要山塘,以及36座小一型和小二型中型水库的水质达到标准。”
实施碧水保护的同时,息烽县还加强森林资源管理,推行了县、乡、村三级林长制。始建于1958年的息烽县国有林场总面积超过1827公顷,拥有松、杉、软阔等多种树种。为守护丰富的森林资源,每天林场的护林员都会巡山护林。
息烽县国有林场护林员 陈华
息烽县国有林场护林员陈华说:“我们每天早上8点前往林区,因为我所负责的管护区域面积超过3000亩,所以每天至少需要步行30公里左右巡林。在我的管护下,我们林区没有发生过一起火灾和乱砍滥伐事件。”
护绿就是护财富,对于林场来说,每一片林地都有增长点。林场年平均气温为21.5度,雨量充足,湿度适宜。当地利用现有森林资源,引进企业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经济,种植黄背木耳。
贵州程亿铭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雪
贵州程亿铭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雪说:“在林下进行种植的优势在于,我们无需额外搭建遮阴设施,因为天然的环境非常适宜菌类的生长,这为我们企业节省了大约近20万元的成本。去年,我们种植了50亩黄背木耳,今年我们将种植规模扩大至85亩。明年,我们计划种植面积将达到200亩,预计纯收入能够达到80万元。”
推深做实林长制,息烽在守护生态底色的同时,也激活了生态资源,为地方经济发展加码赋能。
息烽县自然资源局党委委员、国有林场场长 袁在祥
息烽县自然资源局党委委员、国有林场场长袁在祥说:“我们的林场已发展赤松茸种植面积200亩,魔芋种植面积300亩。通过林下种植,可以对森林的可燃物进行清理,并且林下土壤经过疏松后,更利于植物吸收营养,实现了林业与种植业的相辅相成。目前,随着林下经济的发展,我们林场的整体效益已达到约3000万元。”
实习生赵依菱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