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在牙牙学语时,总会说出一些萌萌的发音,比如:
大西几、小凶许、小脑斧、 梅发怒、 小福泥、小海疼、发福蝶……
但如果孩子一直保持着错误发音持续好几年,甚至到了五六岁,父母就不免会焦虑了:这会不会一辈子大舌头啊,还有机会改过来吗?一纠正孩子的发音他就不愿意,要怎么改呢?
孩子口齿不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引起孩子发音能力发展的迟缓,分两种原因:
一种是器质性的,也就是声音的输入和输出的器官本身出现了问题,包括,听力的问题,唇腭裂,舌系带过短等。这类器质性的问题是非常显眼的,父母一般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能发现,尽早送医治疗就好,这种情况较为少见。
而另一种情况就比较常见,属于是功能性发音障碍。也就是说器官上都一切正常,但就是说话不清楚,问题可能出现在大脑里面。大脑没有学习到一些特定的控制唇舌的细微技巧,导致孩子无法发出一部分音阶,只能用另一些相似的来代替,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错误的语言习惯。
如何判断孩子的发音能力是属于正常还是迟缓?
如果孩子18个月大,你应该能够理解他说的内容的25%。孩子2岁后,能够理解的内容达到50%-75%。3岁后的孩子虽然说话还是会有问题,但熟悉他的家人和看护人应该可以理解75%至100%。等孩子到了4岁,就算和孩子不太熟悉的人,也应该基本理解他的说话意思。5岁的孩子,还是可能没办法全部说对,但是他应该在所有情况下被绝大多数人听懂理解。
孩子学发音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分不同阶段,m,p,n,d这样的音最简单,孩子很小就能学会;前后鼻音的分辨,或者卷舌音这种则比较困难,比较小的孩子学不会是正常的。
所以为了锻炼孩子的发音能力,家长应该提前对孩子的错误发音进行纠正。
训练孩子正确发音,应该怎么做?
01
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发音错误
父母需要找个机会,正经和孩子聊一聊他有哪些发音错误的问题。态度平和的告诉孩子,你有哪些发音习惯不太好,虽然爸爸妈妈能听懂,但是会引起别人的误解和理解困难。咱们需要尽量改一改。
然后可以在生活中和孩子玩些游戏,让他去区分正确和错误发音。比如孩子把“吃饭”总说“呲饭”,家长就每次在叫孩子吃饭的时候给他一个选择题:“宝贝,‘呲饭’啦!是吃饭还是‘呲饭’啊?”分辨多了,孩子自然就会对自己哪些发音是错误的有很深的意识了,也会更有动力去改正。
02
让孩子学会正确发音
找个比较空闲的时间,拿一面镜子给孩子,一边给孩子做正确发音的示范,一边让孩子试着调整自己的唇舌,去做出这个正确的发音。
只要有一点点的改变,就好好夸奖他,说他很棒,比从前好多了。如果孩子显得没兴趣了,也没有太大改变,也不要着急,夸奖孩子很努力很棒,下次再来练。
03
日常练习这个正确的发音
孩子会发这个正确的音了,但一开始都会比较费劲,日常生活中会犯懒,还用旧习惯发音。这个时候不要批评孩子,也不要强行纠正他让他重复,引起他的逆反心理。还是尽量用游戏式的方法,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不停的锻炼这个正确发音。
比如:孩子说,妈妈我要吃“漏”,你就很开心的回答他,好的好的宝宝,吃肉肉,吃肉肉!哎,宝宝,你会说r-ou肉嘛!说个听听?哎!真棒!
读绘本的时候也可以强化,遇到孩子容易说错的词,就单挑出来,让孩子用正确方式重复一下。
总而言之,每天想办法,让孩子尽量多的说正确的音,练得越多,也就越熟悉如何动用那些肌肉了。
如果孩子有一个以上的发音错误的话,最好以上过程每次只纠正一个发音,避免孩子负担太重。这个过程一定要平和有爱,保持比较积极的情绪态度,允许孩子忘记和犯错。
如果孩子发现大人对自己要求太高,而自己又达不到的话,他每次说话都会非常的犹豫有压力,容易变得沉默寡言或者吞吞吐吐,甚至可能会出现结巴的习惯,那就得不偿失了。

抖音、快手、找到啦app搜索“柳叶眉的小卖部”,可以看更多精彩小视频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