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肖阳群,是毕节市黔西县新仁乡一名扶贫干部,也是新仁乡群益村党支部书记,今天想讲述的是奋战在新仁脱贫攻坚工作上的“女汉子”们,和发生在苗乡脱贫攻坚一线的巾帼故事。
南瓜丰收,肖阳群带头在基地里采摘
为不断增强农村基层组织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2018年开始,乡党委根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积极探索支部书记“公职化”,即从在编乡干部中选拔优秀干部派任村党支部书记,包括我在内的三名女同事陆续接到了被派任支书的人事命令,我、项玉、段丽分别任群益村、长井村和仁慕社区的党支部书记,辖9个村的新仁乡,“女支书”就占了三分之一。
事实上,刚刚接到担任支部书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内心是意外和崩溃的,因为那时我刚休完产假不久,家中孩子太小正是需要人照顾的时候,但我内心深知自己身为一名共产党员所肩负的使命。于是,家中老人纷纷被“拉壮丁”帮忙照顾小孩,大家也开始在村里“驻扎”下来。
被派任支部书记的女生,都要很“拿事”(能干),驻村工作不仅仅是脱贫攻坚,党建、乡村环境卫生整治、产业结构调整等都要一手抓,抓实做好,“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上级安排的各种工作都需要乡村两级落实,大到村里的全盘工作、小到每个农户家的具体情况,作为支书都要清楚掌握、都要管。
“女支书”项玉(右一)与社员一起开展高粱春种
因此在村里工作时,我们的性别会随着工作的分工“变化”,谁家夫妻妯娌间有了矛盾需要调节的时候,我就充分发挥好女性耐心温柔的一面,加以劝解和调和,这个时候大家眼中的我是耐心的“肖姐”;到了要下地干活的时候,我们便同男子汉一般撸起袖子和大家一起上,收割牧草、栽种生姜都不在话下,这时候大家便成了互相“抵腰杆”的兄弟。每年春耕、秋收,各个合作社种植基地里总少不了我们的身影,从播种到收成,全程参与,活生生从“软妹子”变成“女汉子”。
生姜种植
群益村土地石漠化严重,广种薄收,种植效益差,几年的时间里,先后实施了南瓜、生姜种植等,但还是需要有长效产业,于是2017年开始累计实施经果林种植700亩,村两委还充分发挥党支部引领作用领办合作社,实施了土鸡、肉牛养殖,今年11月把一部分收益给村民们分了红,看到村民们领到分红时喜笑颜开,我知道大家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群益村折溪组有一水源,可满足附近几个小组生活用水需求,但是由于没有蓄水池,冬季干旱时偶有季节性缺水,修建一个大容量的蓄水池势在必行,于是村两委便向统战部门申请协调民建帮扶资金修建288立方米蓄水池一个,因为放心不下,水池建设时我便成了“监工”,随时督促水池的进度,经过几个月的施工,目前水池主体建设全面完工,配套管道安装完毕后即可投入使用,预计可解决7个村民组400余户1700余人的季节性缺水问题。
“女支书”段丽(右一)入户进行人口普查
目前,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和农村住房摸排工作同步进行中,大量信息需要手机录入,驻村队员们完全忽略性别差异转成“陀螺”一般,白天录农房摸排App,晚上抓紧时间走村串寨开展人口普查,十一二点下班成了家常便饭。
当下这个时代里,“女汉子”这个词更多地被赋予了贬义的内涵,我却不以为然,反而是因为“女汉子”们既有男性的英勇、果敢和坚强,也有女性的柔软和细腻,才能一直挺在脱贫攻坚一线,做美丽乡村建设者,成为群众的“贴心人”。
肖阳群召集党员上党课
奋战在乡村一线的并不仅仅是“肖阳群、项玉和段丽”,据统计,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县、乡、村三级先后派出100余名干部、教师、志愿者等奔赴新仁脱贫攻坚一线,走访、核实教育资助、宣传扶贫政策,为乡亲们更好的生活战斗在脱贫攻坚一线。几年来,无论是“水、电、路、讯、房”这些基础设施,还是农户经济收入和精神面貌,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和改善,我想未来不论是巩固脱贫成效还是乡村振兴,我们会继续以“女战士”的姿态奋斗,在群众需要的地方。
通讯员:刘莉
编辑:胡妍
编审:侯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