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记者从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获悉,7月12日,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在北京举行了嫦娥五号任务第一批月球科研样品发放仪式,作为中国科学院在贵州省的唯一研究机构,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获批1件月球科研样品:月壤粉末光片样,质量为30毫克。
杜蔚研究员(左一)代表地化所领取月球样品证书
据了解,此次全国共有13家科研机构和高校的31份申请经审核获得通过,对应21个样品,共17.4764克。其中,光片样6个157.6毫克,岩屑样13个868.8毫克,粉末样2个16.45克。评审通过的样品申请数占全部申请的36.5%。这标志着嫦娥五号样品的科学研究正式启动。
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杜蔚研究员,出席了此次样品发放仪式,并于7月13日下午,将获批的样品带回贵阳。
月球样品发放仪式上,地化所的杜蔚研究员(中)、杨晶助理研究员(左)和庞润连博士后(右)展示月球样品证书
7月14日,地化所召开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的研究工作启动会暨第一次工作会议,参会专家合影
2020年11月24日,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搭载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升空并将其送入预定轨道。12月1日,嫦娥五号在月球正面预选着陆区——风暴洋北部的吕姆克山脉地区着陆。12月2日,嫦娥五号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完成了月球钻取采样和封装,以及月面自动采样封装。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1731克月壤样品成功返回地面。后续,嫦娥五号采集的样品还将陆续发布。
2020年12月19日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正式交接(北京日报)
下一次月球科研样品借用申请评审,预计安排在今年9月。
看到这里
很多人肯定都想知道
月壤到底长什么样
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
先睹为快吧~
黄色、褐色、白色……
这是它在显微镜下的颜色
乍一看
月壤就像黑色的沙土
但它的颗粒更细
并且干燥没有水分
可当放到显微镜下时
奇妙的一幕出现了
月壤竟然有颜色
为什么显微镜下的月壤是彩色的?
探月工程三期副总设计师、
地面应用系统总师李春来
给出了答案:
黄色的一般是橄榄石
褐色的一般是玻璃
白色的一般是斜长石
深色的一般是辉石
这是玄武岩里面最主要的几种矿物成分
很多月球岩石原来应该是玄武岩
破碎崩解以后
有的保持了原有的矿物组合特性
虽然物理上变小了
但它所有的构造、矿物关系
还保持跟原来的玄武岩一样
微米、毫米、厘米
月壤颗粒形状各异
在显微镜下的月壤不仅有颜色
还有各种形状
李春来介绍
不同于地球表面的土壤
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月壤的颗粒都相对较小
目前,嫦娥五号采集的样品
有零点几微米的
有几毫米的
甚至还有厘米级颗粒
但平均粒径大概不到10微米
由于月球表面的环境非常恶劣
太阳光照射月球时
月球表面温度可达160℃左右
而没有太阳光照射时
月球表面则低至-180℃左右
340℃左右的温差
会使岩石不断经历热胀冷缩
进而崩解
而且,月球表面还会受到
很多小天体、小碎块的撞击
此外,由于月球表面没有磁场
太阳风能够直接轰击
作用于月球表面的岩石
日积月累就会使岩石破碎甚至粉末化
点击视频,近距离观看月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