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贵州文化老人 | 办新学修通志的文化学者任可澄

动静原创贵州省文史研究馆
1635127440
积分商场

在现代贵州历史舞台上,有一批值得被我们熟记的文化人物,他们是录入了贵州反清斗争中第一个宣传新文化新思想的贵州革命先驱平刚,民国《贵州通志》的总编纂任可澄、杨恩元,中国建筑学奠基人之一的朱启钤,享誉全国的大书法家严寅亮、萧娴,著名出版家、作家、教育家谢六逸、马宗荣等。动静为大家选编了宋洪宪《贵州现代文化人物》一书中的篇目,讲述他们的主要履历,介绍他们在文化事业上的突出成绩。

办新学修通志的文化学者任可澄

任可澄(1878-1945年),字志清,号匏叟,原名文嵘,贵州普定县人(有史料显示为安顺县人),清光绪四年(1878年)出生于世宦家庭。从小即深受传统儒家思想熏陶,其“未冠入泮,蜚声庠序”。十九岁考取秀,后入严修主持的经世学堂就读。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以第四名的成绩考取举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由贵州地方推荐,考取甲辰科内阁中书。次年丁忧回贵州,被贵州地方当局委任为省学务参政,从此开始了他在贵州的文化建设工作。终其一生,他不但在贵州创办了多所学校,其间担任过北洋政府的教育总长,对民国《贵州通志》的修纂亦付出了很多心血。

任可澄具体从事教育工作,始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是时,在维新运动影响下,清廷于光绪三十年(1904年)成立学部,在全国掀起办理新式学堂的热潮。贵州新任巡抚林绍年急于求成,委派由日本归省的徐天叙负责办学事宜,委派唐尔镛为贵州师范传习所的监督。唐有知人之明,乃约任可澄、张协陆、彭述文等担任教务教员。传习所共毕业两届学生,为贵州新式教育提供了师资。贵州师范传习所撤销后,任可澄与唐尔镛、华之鸿筹议创设一所永久性学校,建议贵阳知府严隽熙将原贵阳各书院的膏火费、乡试的宾兴费、棚费、卷费和学田、状元田等学产以及开明士绅的捐款合并用于办学,由是贵阳中学堂得以成立,任可澄为教务长。后该校迁新址于今贵阳一中旧址,改称通省公立中学。任可澄还担任该校读经、国文、历史、地理四科教习。这所学校是贵州近现代规模最大、设施最好、师资力量最为雄厚的中学,即后来闻名全省的南明中学,也是今天贵阳一中的前身。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清廷学部令贵州办理优级师范选科,任可澄又出任该校教务长,并兼任文科类的中外历史和中外地理课程教员。该学堂为贵州培养出了大批人,如王文华、丁宜中、邹国彬等,都是该校毕业生。清宣统二年(1910年),任可澄与华之鸿在贵阳竹筒井创设法政学堂,培养法政专门人才,这项工作在贵州亦为开先河。民国十年(1921年),在任可澄担任贵州省省长的半年内,他任用桂诗成为省长公署教育科长,积极谋划,成立了贵州女子师范学校。

在贵州现代教育史上,任可澄是开风气之先并有建树的人物:办师范为新学培养师资;办新式学校以使贵州逐渐融入中国现代文明的主流;办女学以启蒙女性摆脱封建精神枷锁之束缚,立足社会做有为之新女性;办法政学校培育新型法政人才,为贵州现代文明播下科学管理、谐和生活的种子。这些工作,对贵州这个当时“中国最为落后的省份”来说,贡献的确是重大的。

任可澄在政治上是极其复杂的人物。他一生出任过北洋政府内阁教育总长、云南巡按使、云南省省长和贵州省省长及云贵监察使多个职务,早期政治主张与康、梁一脉相承。他组织宪政预备会,指导思想是改良主义。在贵州辛亥革命期间,他一方面与贵州革命中坚组织贵州自治学社周旋,一方面又与效忠清廷的贵州巡抚沈瑜庆虚与委蛇,建议沈瑜庆令兴义刘显世派兵赴贵阳镇压革命。贵州大汉军政府成立后,他藐视革命,暗地里与地方军阀盗用贵州枢密院名义,致电云南唐继尧“代定黔乱”,导致滇军入黔,滥杀自治学社社员和哥老会会员。其引狼入室、祸害贵州人民的行径,为有识之士所不齿。在护国运动中,任可澄以云南巡按史的身份给袁世凯发了一份密电。在这份上千言的电文中,第一段讲变更国体并不是坏主意,只是内外形势不允许。第二段提出建议,一是下令取消帝制,一是暂缓施行。第三段是任可澄对袁世凯的态度,其效忠袁世凯的面目,表现得一览无遗。但另一方面,任可澄三次参加云南中下级军官召开的倒袁会议,接着又参加了蔡锷、李烈钧等主持的两次改组旧政府和歃血为盟会议。云南宣告独立后,任可澄又亲自撰写了讨袁檄文和昭告海内文告,其文遐迩传通。参加反袁斗争,是其从政历史上闪光的一页。

任可澄对贵州文化的又一重要贡献,是前后近三十年时间主持纂修完成的民国《贵州通志》。民国八年(1919年)8月,续修贵州通志局成立,任可澄任总纂,开始主持纂修民国《贵州通志》。从此,他始终把此项工作作为人生一件要事对待。无论在政务繁忙的日子里,还是在北京、广西、广东及苏州、重庆的隐逸时间,都不曾完全脱离修志工作。至1945年任可澄病逝,《贵州通志》初步完成。全志为十九门,一百七十一卷,首一卷,共一百零五册,约七百五十万言,系统详尽记述了贵州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诸多方面情况,是了解贵州、研究贵州不可缺少的重要史籍。此志《前事志》为任可澄手订,约二百五十万字,上起殷周秦汉,下迄辛亥革命,举凡历代贵州大事,记述详尽可信。对于事同文异的资料,尽数排印,存文备览,为研究者进一步研究提供便利。其中引用的多种文献资料,今已不复存在,此志的文献、文化价值非常大,诚为贵州至宝。志中如《鬼方考》《贵州考》《牂牁江考证》等,则是任可澄对贵州重大历史问题的考证,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较高的学术价值。民国时期,中国社会动荡不安,兵火频仍,各省修成省级地方志都屈指可数。在当时积贫积弱的贵州能完成这样的巨著,任可澄的确付出了很大的心血。民国《贵州通志》的修成,也是他一生最重要的功绩之一。另外,在任可澄的努力下,贵州史志部门又编成《黔南丛书》七集合七十册、贵州文献季(汇)刊五期四册。前以贵州先贤著述为主,系一重要的资料集,后者则为学者提供耕耘之园地。这对保存传播贵州文化又是大功一件。

任可澄热爱贵州,寄深情于养育他的贵州大地。他认为贵州历史没有弄清楚,是黔人之“盛耻”,贵州史学工作者“应发愤以求雪”。他对贵州众多的文化遗存,悉心进行考证,如息烽西望山毗卢寺旁的古碑,关岭红岩石刻,都匀城永历王墓等等,写下了《西望山毗卢寺访碑记》《永历王墓记》等著名的文章。任可澄学问功底扎实,又善于接受新的知识学问,文笔工整畅达,这些均体现在他的众多的诗文著述中,如《且同亭笔记》《藏山堂诗文词稿》《读史脞录》《续夏曾佑中国历史宋元明清编》《黔语》等。其字里行间,足见任可澄涉猎之广,文辞之美。由此可见,任可澄堪称贵州一代文化巨壁。

参考文献

1、白之瀚:《代任泰撰任公志浩事略》,载《辛亥贵州记忆一一档案文献辑录》,贵州人民出版社,2012年。

2、何涛:《任可澄在护国运动前后》,载《贵州文史资料选辑》第24辑增刊,1988年。

3、吴晓耕:《拟任志清先生公葬祭文》,《贵州日报》1948年9月6日。

4、徐泽庶:《任可澄传略》,《贵州文史丛刊》2000年第6期。

5、邓汉祥:《对任可澄的点滴回忆》,《文史天地》1996年第4期。

6、何静梧:《世人难的任可澄先生》,载《贵阳历史研究》,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

7、陈昭星:《任可澄简述》,载《贵州文史资料选辑》第24辑增刊,1988年。

作者介绍:

宋洪宪,1954年生,先后任贵州省史学会常务理事,贵州省近现代史研究会副会长,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等。现任《书·画·印》杂志主编,贵州省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发表文史类及其他文章数百篇,著作7本。文章曾获全国政协论文一等奖,中央党校、全国讲师团优秀论文奖等奖项。

编辑

王青

责编

时小千

编审

陈薇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