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党支部书记读经典》之《长征》
第七期:《恭贺新年6》
跬步至千里 聚沙成铁塔
本期诵读:
贵州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教工第五党支部书记 麻秀萍
贵州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第一党支部党员 李佳
点击上方音频收听↑↑↑
第八章 恭贺新年
(接上期学习)中央红军到达了距离乌江南岸不远的瓮安县猴场。
猴场是一个商业繁荣的集镇,“场”即“集市”的意思,猴场号称贵州北部的“四大场”之一。
猴场的黔军、民团和豪绅都逃跑了,普通商贩对红军的到来很高兴。因为几个月前,他们见过路过这里的萧军长和他带领的那支红军部队——除了大地主大官人之外,谁会害怕为穷人说话的队伍呢?因此,当中央红军到达猴场的时候,这里的市场照旧一片火热,浓烈的新年氛围一下子把浑身落满雪花的红军官兵们包裹了起来。
红军宣传队很快就把整条街贴满了标语,广场上堆满了从大土豪家里没收的财物,红军正向蜂拥而至的“干人”们分发物品。领取了过节费的红军官兵兴高采烈地采购着自己喜欢的东西,他们个个说话和气出手大方,获利颇丰的商贩们喜笑颜开。红军警卫员是采购者中最繁忙的,他们今天都想给自己的首长弄点新奇好吃的东西。警卫员们提着肉和菜往回走的时候,路边就有青年人拉住他们问番号,原来是红六军团在这里打仗时留在老乡家养伤的红军战士,这些红军战士没说几句话就都眼泪汪汪的:“我们知道部队一定会来的!一定会来的!”
年饭张罗好了,但是首长们不知道上哪里去了,警卫员们都在等。
等的时候,小红军们对这样一个现象议论不停:自红军离开苏区以来,毛主席第一次住最好的房子。在红军部队长大的警卫员们懂得这肯定说明了什么。
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召开,中国革命史称为“猴场会议”。
再次召开政治局会议是毛泽东的建议。他不但直接向周恩来表示继续让中央红军置于李德和博古的独断指挥下是危险的,而且还建议会议必须再作出一个决议,以坚决遏止在政治局集体作出决议后随意修改的恶劣作风。毛泽东说,这种恶劣作风是违反组织原则的。
果然,会议一开始博古就提出了两条建议:一、不要渡乌江,也不要试图在遵义附近建立根据地;二、杀个回马枪,坚决去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合。李德随即警告说,乌江很可能是另一条湘江,强渡很可能失败,或是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毛泽东立即对博古和李德的建议给予了批评,并表达了坚持黎平会议决定的立场。接着,没有经过太激烈的辩论,博古和李德的建议就被会议否决了。大多数与会者认为,黎平会议的决定是正确的,红军要无条件地予以执行。之后,周恩来根据毛泽东的事先提醒,引导会议作出了一个决议,即《中央政治局关于渡江后新的行动方针的决定》,决定中最重要的一句话是:“关于作战方针,以及作战时间与地点的选择,军委必须在政治局会议上作报告。”
午夜时分,毛泽东回到了住处。警卫员为他准备的年饭都是他喜欢吃的东西:油炒辣椒、炸豆腐、牛肉和醪糟。按照在中央苏区的习惯,警卫员们还在门口堆了个雪人,准备了一些凳子,以迎接前来拜年的首长。毛泽东没有进屋吃饭,他长时间地在雪地中徘徊着——李德关于“乌江很可能是另一条湘江”的警告不是没有道理的。
乌江,发源于贵州西部威宁的草海,自西南向东北贯穿贵州,是贵州省内最大的一条河流。乌江两岸悬崖陡峭,难以攀登,江道曲折,水流湍急,自古就有“乌江天堑”之说。在乌江的主要渡口上,黔军修建了坚固的防御工事,配置了主力部队和强大的火力。更严重的是,向中央红军包抄而来的国民党中央军正全速向乌江方向推进,其中吴奇伟部的四个师和周浑元部的四个师已经距离乌江不到一百公里了。
中央红军必须在国民党军主力部队到达之前渡过乌江。
湘江一战的情景绝不能重演。此时,林彪、聂荣臻的红一军团和彭德怀、杨尚昆的红三军团已经奉命赶往乌江,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也亲自带着工兵队上去了。根据他们的报告,第一支试渡尖刀部队已经组成,中央红军即将开始抢渡乌江的行动。
一九三五年的第一天,雪后天晴。
在距猴场以南仅仅几十公里远的黔军指挥部马场坪,王家烈正在等待着一个人的到来,这是一个从前他最不愿见但如今又不得不见的人。
黔军各路高级军官已经到齐,丰盛的宴会已安排妥当,几大坛上等的茅台酒已经开封。等待的时候,王家烈依旧对如何应对目前的局面拿不定主意,其中最大的苦恼就是自己的部队很快就会在与红军的作战中耗损严重而无法补充。王家烈正没着没落的时候,薛岳的车队到了。
与薛岳一起到达马场坪的,还有国民党中央军第一纵队司令吴奇伟,第二纵队司令周浑元和第十三师师长万耀煌。王家烈和薛岳相互寒暄开始了谈话。出乎王家烈预料的是,关于黔军的补充,薛岳一口答应由中央军负责。军事问题谈完了,开始谈政治问题。薛岳悄悄对王家烈说:你政治上的敌人是何敬之[何应钦],今后要对他采取远距离,应该走陈辞修[陈诚]的路线。军事和政治都谈完了,象征性地碰了一下杯,然后中央军和黔军各自上路了。
王家烈不知道,说是各自开拔,其实薛岳和他去的是同一个地方,那就是贵州首府贵阳。
在来马场坪之前,薛岳专门给蒋介石发了一封电报,说他即将与王家烈会晤,请委员长明示“会晤要点”。蒋介石回电只强调了中央军进入贵州的主要任务:“乘黔军新败之余,以急行军长驱进占贵阳。”得到了这个“要点”之后,薛岳立即给王家烈和中央军各部队长官发出了电报。在给王家烈的电报中,薛岳“拟请贵军主力速向瓮安、紫江[开阳县]一带截剿”。而在给中央军各部队长官的电报中,薛岳命各军“迅速向西追剿,免匪窜犯贵阳,而保我中心城市”。在限定了各军急促赶赴贵阳的时间之后,薛岳特别强调:“本路军部署,不得向友军宣泄,希遵办。”自江西、湖南一直紧跟着红军的国民党中央军,刚一进入贵州就直冲贵州军阀的老窝而去——在蒋介石的心目中,把王家烈的贵阳占了,远比把朱毛红军消灭了更紧迫。
薛岳的电报生动地揭露出蒋介石的中央政府与中国各地地方军阀之间的奇怪关系。这种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形成的奇特政治关系,在世界政治史中极其罕见,弄清了这种现象的由来和内幕,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强大的国家军队就是无法制止一支并不强大的武装力量在偌大的国土上到处移动。
就在王家烈和薛岳在马场坪碰杯的时候,在乌江岸边,红一军团二师四团的红军官兵也在碰杯,红军官兵端着的杯子或碗里是开水,开水在冰天雪地里冒着腾腾热气,红军官兵高兴地喊道:“同志们!祝贺新年!”
策划、编审配乐:莫梅
录音制作:周晓鸣、杨曦、曾黎、李彬
版头播报:易相君
版式设计:徐晨晰
摄影:罗波
学习计划指导:郑东升
监制:王丹
特别鸣谢:贵州广播电视台录制中心党支部
技术支持:贵州广播电视台录制中心7.1.4全景声录音制作系统
我们下期学习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