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今天,中国天眼5岁了

动静原创
1632569400

2016年9月25号,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在贵州平塘落成启用,今天是中国天眼5岁的生日,我们一起看看,5年来,它交出了怎样的“成绩单”?

每个月,工作人员都会给“天眼”进行全面“体检”,通过精心维护和保养,不仅保障了“中国天眼”运行安全,也让这只“眼睛”看得更远、更清楚。

中国天眼运行中心常务副主任兼总工程师 姜鹏

中国天眼运行中心常务副主任兼总工程师姜鹏说:“我们一年运行的时间达到5000个计时以上,我们最近又把望远镜的阻波干扰的问题又进一步解决好了,邻近星系的基础性结构研究等方面的数据质量得到了很大提高。

中国天眼首席科学家 李菂

中国天眼首席科学家李菂通过连线接受采访:“我们现在发现和认证100多颗新的脉冲星,并且对其中的几十颗进行了系统的计时观测,也得到了它的精细的物理参数。现在还发现了6例新的快速射电暴,其中4例已经发表。

正式投入运行以来,“中国天眼”已发现脉冲星408颗,是同期世界上其它所有望远镜发现脉冲星总数的3倍以上。基于“中国天眼”观测数据发表的科学论文已经超过100篇。

国家天文台致密天体研究团组首席科学家 韩金林

国家天文台致密天体研究团组首席科学家韩金林告诉我们:“我们对脉冲星的精确的测量,以及对爆发源的新的发现,使全世界的科学家都能继续利用FAST取得前沿突破性的成果。使得长期以来国外主导的科学前沿的研究转移到中国。

国家天文台研究员 王杰

国家天文台研究员王杰说:“FAST是目前世界上灵敏度是最高的望远镜,我们已经积累了350个小时左右的数据,它帮我们了解了星系形成的过程。

据介绍,中国天眼每年可以产生约20PB的科学数据,利用这些数据,中国科学家在快速射电暴方面取得了两项重要的研究成果,其中一项被《自然》和《科学》杂志分别评选为2020年十大科学进展。

今年3月31号,中国天眼正式向世界开放,接受全球天文学家的观测申请,目前已经有30个项目通过评审,并从8月份陆续开展观测工作。

中国天眼运行中心常务副主任兼总工程师姜鹏说:“国际合作,中国也有自己的先进的设备,可以做科技合作的战略主导性,我觉得在这方面,FAST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

编辑

饶妤

责编

时小千

编审

李铁流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查看更多
已经到底了
这里还没有新评论~
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