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动静影像丨银匠村的守艺人·张义苹:四次迁徙推动苗族蜡染走出去 “蓝色图腾”舞出现代时尚

动静原创
1692431460
这个暑假,汇聚了多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丹寨县卡拉银匠村,吸引了众多省内外旅行团纷至沓来。作为丹寨县重点打造的民族传统手工艺创意产业园,银匠村入驻了三位当地的苗族非遗技艺传承人,他们在守艺的同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动非遗技艺变致富产业。
动静原创

张义苹,是国家级非遗苗族蜡染技艺传承人,也是贵州蓝锦染艺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去年,她入驻银匠村,开设了蜡染服饰店铺和蜡染研学体验馆,如今,这位1993年出生的姑娘,已经成为当地苗族蜡染产业的“领头雁”,直接带动47位、辐射带动200多位当地村民靠蜡染手艺致富增收。

“我们苗族有5大迁徙,从创业到现在,让我最深刻的是我也有4大迁徙。”谈到自己的创业历程,张义苹动容地说到,第一次迁徙是从老家丹寨县扬武镇基加村搬到扬武镇开了一间小门面,作为苗族蜡染技艺的一个对外宣传窗口;第二次是从扬武镇上搬到离县城比较近的龙泉镇卡拉村,租了一户农户的房子进行作坊式的生产;第三次迁徙是从农户家搬到村里的广场,成立公司进行工厂化生产;第四次迁徙是落户银匠村,有了商铺和工作室。“我们把银匠村当做自己的家,终于有一个落脚的地方。”张义苹说到。

今年,银匠村正式投入使用,借助体验游、研学游等非遗旅游新模式,她也成为了苗族文化的传播者。

在苗族蜡染技艺变致富产业的过程中,与其它非遗技艺相融合,打造特色商品,是张义苹的发展之道。在银匠村的蜡染服饰店铺里,她拿起一件衣服介绍着制作工艺:“以前画的就是全满画,工艺就非常复杂,但是我们的用的料不是很好,所以就是料不敌工,价格在四五百,即使卖出去了,别人觉得穿不舒服,不值这个价格。这件衣服就是三大非遗结合的产品,有我们蜡染植物染色的非遗,苗绣的非遗,香云纱染色的非遗。这个价格是在一两千,在市场上一出来就抢光。”

对于张义苹来说,苗族蜡染既是技艺传承,也是文化创新。近年来,她创作了上万件蜡染作品,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体验,成功将苗族蜡染带出大山,让古老而质朴的“蓝色图腾”散发出耀眼的光芒。

记者

田婷婷 邵小芮

编辑

周黔

责编

飞宇

编审

谢红娟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