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物立足,以史料为盾,
虎视牂牁,鹰瞵万峰,解读历史。
南梁武帝第七子萧绎观看侍女跳舞,称赞“胡舞开春阁,铃盘出步廊”,这个铃,指舞女表演用的乐铃。武帝第三子萧纲描写一位贵妇“黄金肘后铃,白玉案前盘”,这个铃指女子随身携带把玩的花铃。南梁还有一位诗人王台卿,写一个佛教寺庙,云:“宝地若地沙,风铃如树响”,比喻建筑屋檐下随风摇摆的铜铃,沙沙作响。唐代诗人张籍,有诗句“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描绘丝路繁忙,驼铃声声。同代边塞诗人岑参,用“有客至铃下”讲述了一梅姓客人到访,大概说的是门铃。元初诗人元好问,描述射虎少年“金铃锦领”,这是一只装饰在俊朗少年发髻上的铃……可见,古代铜铃用途十分广泛。但在贵州北盘江流域出土的一种汉代铜铃,我们至今还未明确其用途。
位于北盘江下游两岸的望谟县石屯镇巧散村和册亨县岩架镇,都曾经出土一种铜铃。这种铜铃体型中等,高度约在6-8厘米之间,均为素面,没有纹饰。最大的特点是铃的顶部焊铸有一环钮,因此称之为“环钮铜铃”。根据铃身的不同,环钮铜铃有两种。一种铃身为六棱形,肩部微下弧,腹壁直,铃口为六边形。另一种铃身如扁钟形,铃口多为椭圆形。两种铃口都为平口,口缘位置用一周铜扁箍进行加固。此外,这些铜铃的腹壁,通常有对穿孔,孔形不一,有十字形、三角形、长条形和圆孔形。按照一般意义理解,铃身上的穿孔是用于支撑横梁,并用来悬挂铃舌。但假如这些孔是用于支撑横梁,没有理由设计得如此“花哨”,小的圆孔即可达到支撑目的。
六棱形环钮铜铃(三角穿孔) 册亨县岩架镇出土
六棱形环钮铜铃(十字形穿孔) 册亨县岩架镇出土
“环钮铜铃”的顶部,即环钮下侧位置,多数有穿孔。这些孔的样式也不一样,有圆形、方形、条形、椭圆形等,但相对腹壁的穿孔要粗糙许多。据贵州省考古所张元老师《贵州发现的汉代铜铃》一文,石屯镇巧散村出土编为40号的铃,属于扁钟形环钮铜铃,通高6.8厘米。这件铜铃的顶部有一圆孔,圆孔上挂有一根细铜条。固定方式为铜条对折后,两头穿过圆孔,于顶部向两边外折,通过挂在圆孔外壁,进行固定。铜条对折的部分,则处理成一个小的圆环,用于悬挂铃舌。铃舌为圆棒形,长5.6厘米,目测铃舌悬挂后超过铃口。也就是说,这些铜铃顶部的孔,主要作用就是固定悬梁,用于悬挂铃舌。这种固定方式,因为细铜条是活动的,故在使用中容易掉落,这也是这批铜铃仅见一枚还挂有铃舌的原因。此外,在赫章县可乐8号汉式墓葬,出土一件六棱形环钮铜铃,高7厘米,其在铃腔内的顶部,专门焊铸有一根固定横梁用于悬舌,因此自然也就不需要在顶部穿孔了。
六棱形环钮铜铃(圆形穿孔) 册亨县岩架镇出土
扁钟形环钮铜铃 望谟县石屯镇巧散村出土
关于这些铜铃的用途,有一些出土材料可以参考。赫章县可乐187号土著墓葬,出土15件铜铃,葬于死者脖颈一周,可以确定是作为项链使用。但这种铜铃一是体型非常小,只有1.8厘米高,其次也不能称为“环钮”,只能说在顶部的铜钮片上穿有一个小孔,用于拴系。再次是铃口不平,是凹口。威宁中水的张狗老包2号、梨园15号、19号也均有铜铃出土,其中梨园19号的铜铃埋葬位置非常清晰,位于墓主人的手腕位置,和铜镯在一起,猜测作为首饰使用。但这件铜铃的铃口同样是凹口,体型也较小。此外,中水墓地还有铃体接近圆锥状的铜铃出土,这些都与北盘江流域出土的环钮铜铃器型不吻合。
贵州毗邻的云南滇文化中,历年来也出土了一些小型铜铃,常常悬吊装饰在青铜伞、铜矛、鱼形铜杖头、铜祭案等稍大的青铜器上,非常漂亮,但这些铜铃形制比较圆润,与北盘江出土体型偏扁的铜铃不一样。据杨勇老师《论古代中国西南与东南亚的联系——以考古发现的青铜器为中心》一文,在滇西昌宁大甸山墓地和越南的鼎乡,还发现一些外壁挂有铜铃的手镯,这些铜铃尽管也有利于悬挂的环钮,但体型不是凹口铃,就是圆锥状铃,且体型较小,故其用途也仅能作为参考。
可以肯定的一点,即望谟石屯和册亨岩架两个出土点,均是一次发现大量的环钮铜铃,望谟一次发现40件,册亨一次发现也有30件,这说明环钮铜铃大概率是通过环钮连缀起来使用的。如果按照数量和重量来分析,用在马身上当然可以,但戴在人的脖子上显然就不适合。如果连缀起来作为一条人的腰带,个人感觉也是合适的。至于铃壁上的十字形、三角形、长条形等穿孔样式,应该是装饰作用,目前主要就见于望谟、册亨两地,特别是三角形穿孔,周边地区文化类型中尚未发现。两地相距不到30公里,故猜测可能是汉代这一小区域内的一种特别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