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诗不可说丨虎年说虎,《诗经》中的虎文化了解一下

动静原创撰文:孙秀华
1643162460
积分商场

中国的虎文化可谓源远流长。著名的“中华第一虎”当属河南濮阳西水坡仰韶文化蚌虎,于1987年8月考古发现,即仰韶文化45号墓主人骨架两侧用蚌壳堆塑的龙与虎,距今六千年左右。墓主人头南脚北,龙、虎头北尾南,四脚向外。据介绍,龙位于右侧,头向北、背向西,长1.78米,高0.67米,前爪趴,后爪蹬,作腾飞状;虎位于左侧,头朝北,背向东,身长1.39米,高0.63米,张口露齿,四肢呈交替行走状。非但如此,经研究,学者们大体认定这墓主人是巫师,蚌壳摆塑的图案象征“青龙”“白虎”星座,也是古老的天文图。

考古的虎文化资料如此震撼,那么传世的诗歌里虎文化的呈现又是怎样的面貌呢?我们以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为例探讨探讨,而详细考索下来,《诗经》中共有九首诗直接提到了虎,“虎”字出现了十一次,数量如此之多,很是让人惊讶;而详加探究,《诗经》居然是虎文化富矿。

虽然大家都知道《诗经》,但可能对有些诗篇并不熟悉。我首先把这些诗句罗列如下:

对这些诗句进行归类分析,《大雅·韩奕》里的“有熊有罴,有猫有虎”是对作为野兽之一的老虎的列举,这是老虎以最自然的状态入诗。《小雅·何草不黄》与《小雅·巷伯》都是拿老虎说事作比的,虽然用的是“虎”字的原始意义,但已经把歌者的自我情感投注到老虎的形象中了。前者之“匪兕匪虎,率彼旷野”是悲叹自己奔波劳碌,像野牛老虎一样在旷野中游荡,艰难求生,生死未卜;后者之“取彼谮人,投畀豺虎。豺虎不食,投畀有北”是对“谮人”的诅咒,说要把那造谣中伤诬陷别人的小人丢给野外的豺和虎,却连豺虎都嫌弃他不肯吃,豺虎都嫌弃他不肯吃,只好把他丢到北方的那不毛之地。

《小雅·小旻》和《郑风·大叔于田》都用了“暴虎”的说法,《小雅·小旻》除了“暴虎”还有“冯(píng)河”,这实则就是成语“暴虎冯河”的来历。成语“暴虎冯河”是指赤手空拳打老虎,徒步空身过黄河,可能在最初,这两项壮举都是超级勇者的行为艺术,很令人赞叹的,比如《郑风·大叔于田》,这“于田”就是指“田猎”,打猎,诗中的“袒裼暴虎,献于公所”就是赞美这威武的“大叔”去打猎,赤手空拳没有防护地猎取到老虎,光荣地把老虎进献给国公。但是,后来人们更多的趋于理性,“暴虎”与“冯河”都成了反面教材,《小雅·小旻》就是强调说“不敢暴虎,不敢冯河”,而要“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圣人孔子也是这样教育英武有余的弟子子路的,《论语·述而》载曰: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

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文段的意思是,孔子对颜渊说:“如果得到任用就积极行动,否则就隐居不出,大概只有我和你才能这样吧!”子路说:“如果让您率领三军,您愿与谁共事呢?”孔子说:“赤手空拳和老虎搏斗,徒步涉水过黄河,这样冒险死了都不后悔的人,我是不会与他共事的。我所要找的共事的人,一定是遇事谨慎小心,善于谋划而且能完成任务的人。”

但我们反向思考一下,《诗经》里既有对“暴虎”的正面歌颂(《郑风·大叔于田》),又有对此的冷静反思(《小雅·小旻》),这其实正说明了当时人们把老虎作为猎物对待,还把赤手空拳猎取老虎看做勇者壮举,再进而感到凶险,要以之为鉴,以之为戒。

《诗经》时代老虎作为猎物除了郑重地“献于公所”,还有其他诸多实际的用途。《秦风·小戎》之“蒙伐有苑,虎韔镂膺”便是用途之一的证明。这“虎韔(chàng)”是指用老虎皮做成的弓囊,弓箭套。显而易见,将士们用上这样的“虎韔”,当然更是虎虎生威啊。

《诗经》时代老虎作为猎物,老虎皮可能就是当时极为重要的由国家控制的军事物资。《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记载晋楚城濮之战说:“胥臣蒙马以虎皮,先犯陈、蔡。陈、蔡奔,楚右师溃……楚师败绩。”鲁僖公二十八年即公元前632年,这激烈的城濮之战时,晋国三军中的下军的将领胥臣,把战马打扮一番,蒙上了老虎皮,率先冲击充当楚军联军的陈国、蔡国的军队,陈蔡军队奔逃,导致楚军右翼溃退……最终楚军大败。我们知道有“披着羊皮的狼”,这名将胥臣的“蒙着虎皮的马”也真是出奇制胜啊。

回到《诗经》谈虎,《鲁颂·泮水》《大雅·常武》《邶风·简兮》这三首诗都是直接以虎来写人的。前两首用了“矫矫虎臣”和“进厥虎臣”的说法,“虎臣”是指勇武威猛的臣子,“虎”字于此,显然有褒义。《大雅·常武》还有“阚如虓(xiāo)虎”之语,“虓虎”意思是指咆哮的老虎,老虎怒气冲天,虎威更盛;这里是以“阚如虓虎”来形容周天子的虎狼之师,杀气震天,英武逼人。

直接以虎来写人的《邶风·简兮》是一首赞美“万舞”的领舞“硕人”的情歌,倾心于“硕人”“有力如虎”,真是一往情深。《邶风·简兮》诗曰:

简兮简兮,方将万舞。日之方中,在前上处。硕人俣俣,公庭万舞。

有力如虎,执辔如组。左手执龠,右手秉翟。赫如渥赭,公言锡爵。

山有榛,隰有苓。云谁之思?西方美人。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

翻译成现代汉语,这首诗的大致意思是,鼓声擂动有节奏,雄壮万舞要开场。太阳正在当空照,英俊领舞站前方。魁梧的舞师真健美,在这公庭上演绎万舞动人心。他动作有力如猛虎,他轻握缰绳好潇洒。他又左手拿着龠(yuè)管吹奏,他又右手挥舞着野鸡翎毛做成的华美“翟”。他红光满面,像涂上了红红的赭粉。公侯满心欢悦,连连说着快快赐酒。啊,想那高高山上有榛树挺拔,想那低处湿地上甘草茂盛。我心里思念人儿是谁呢?就是这西方来的舞师可真英武。那英俊的舞师啊,那从西方来的美人,叫人如何不想他!

《邶风·简兮》这首诗,历代的解诗者都把这位万舞领舞者的地位看低了,想当然地认为这位“西方美人”是一般的“伶人”或“伶官”,但其实最高级的贵族才会是万舞的领舞者。《左传·庄公二十八年》记载:“楚令尹子元欲蛊文夫人,为馆于其宫侧,而振万焉。夫人闻之,泣曰:‘先君以是舞也,习戎备也。今令尹不寻诸仇雠,而于未亡人之侧,不亦异乎!’”这故事表明,楚文王生前曾亲自以万舞“习戎备”,而楚令尹子元是正宗的楚王子,又兼以“令尹”之尊贵,却在楚文王去世后“欲蛊文夫人”,也可以亲自“振万焉”。由此类推可知,这《邶风·简兮》里的万舞领舞者也必为高级贵族。且描述他的话语里还有“执辔如组”的话,“执辔如组”是指驾驭马车的技艺高超,潇潇洒洒。在《诗经》的那个时代,能够做到“执辔如组”,可比当今的“单手开法拉利”炫酷,基本类同现在的亲自轻松自如地驾驶私人飞机。这样的一位“硕人”“美人”,简单的高富帅就能形容的了吗?当然,还有,最主要的是“有力如虎”的精气神,这气质,这内涵,这才是真爱。

除了上述九首诗歌,《诗经》中还有两首诗里也有“虎”字,“虎”字出现了六次,但这都是作为人名“召虎”“鍼(zhēn,同‘针’)虎”出现的。这两首诗是《大雅·江汉》和《秦风·黄鸟》。

《大雅·江汉》有云:“……江汉之浒,王命召虎,式辟四方,彻我疆土……王命召虎,来旬来宣,文武受命,召公维翰……于周受命,自召祖命,虎拜稽首,天子万年。虎拜稽首,对扬王休,作召公考,天子万寿……”这首诗里的召虎即召穆公,属于周王室姬姓的后代,其祖先为召公奭(shì,盛大的意思)。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召虎曾多次劝谏周厉王,事迹见于《国语•周语上·召公谏厉王弭谤》,他劝谏周厉王不要施加重税,不要忽视民怨,不要堵塞民众的言路,周厉王都不听从,最终引发国人暴动。周厉王死后,太子周宣王即位,召穆公与周定公辅佐周宣王,或史称“周召共和”。结合以上史料分析,这《大雅·江汉》正是作于周宣王时代的,记述召虎奉周宣王之命率兵平定淮夷,开辟疆土,获得赏赐。召虎又制作铜簋,祭告其先祖,颂扬天子,宣扬文德。

《秦风·黄鸟》第三章诗曰:“交交黄鸟,止于楚。谁从穆公?子车鍼虎。维此鍼虎,百夫之御。临其穴,惴惴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秦风·黄鸟》所歌咏叹息的是秦国子车氏三位大夫奄息、仲行、鍼虎,他们为秦穆公殉葬之事可以明确地得到诗史互证。《左传·文公六年》载曰:“秦伯任好卒,以子车氏三奄息、仲行、鍼虎为殉,皆秦之良也,国人哀之,为之赋《黄鸟》。”此事又见载于《史记·秦本纪》:“缪公卒,从死者百七十七人。秦之良臣子舆氏三人名曰奄息、仲行、鍼虎,亦在从死之中。秦人哀之,为作歌《黄鸟》之诗。”

除了召虎、鍼虎,《诗经》时代还有一个比较著名的叫“虎”的人物“阳虎”,其事迹见于《左传》《论语》等典籍,他与孔子也颇有交集。

总结来看,如果把人名中有“虎”字也算上,则《诗经》中共有十一首诗歌出现“虎”字计十七次。在用法上,有对于自然界动物老虎的描写,有以老虎的威武凶猛来比拟军队、比拟得力大臣的夸赞,也有对于意中人“有力如虎”的一见倾心。

编辑

曾璐

责编

刘志

编审

侯莹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