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廖群金,今年70岁,家住榕江县古州镇。我的一生中,最热爱音乐、热爱民族工艺。我从没有进过专门的学校学习过,只凭着自己的喜爱一点一滴地琢磨、研究。
一把琴从选料、拼接、放样到最后完成,一般要经历几十道工序,每道工序都要求细心,耐心。我们侗族的牛腿琴之前只有一个高音音色,没有中音和低音,经过我的研制,我把侗族牛腿琴改良为高、中、低、倍低四个音色。当时的侗族琵琶的音域也很窄,我也把它改良为四个音色,可以变调,我给它起名为“古州桃琴”。
制琴四十多年来,我制作的乐器大约有4000多件。2011年,我被授予“贵州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如今,我把家里的一楼建成了制琴作坊,对侗族牛腿琴等民族乐器进行改良制作。我还是想把这门手艺继续传下去,希望能找到愿意学习的年轻人,让我们的民族乐器继续发出动听的声音。
榕江台记者:彭震 江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