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 李正楷
“以前从书本上看到怎样去进行人工呼吸,怎样去进行胸外按压,今天来到这里,通过对现场的模型进行模拟心肺复苏抢救,才发现之前很多关键的地方自己都没有做好。”在今年的9.12世界急救日贵州宣传科普活动现场,来自贵阳市第一中学的李正楷告诉记者。今天参加活动,他不仅对心肺复苏术有了更准确的理解,而且还学到了海姆立克急救法、止血包扎等急救技术,收获很多。
据了解,为加快推进公民自救互救知识与技能培训工作,最大限度降低突发事件、自然灾害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人民群众带来的伤害。今天(9月12日)上午,由省卫生健康委主办,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贵州省紧急救援中心承办的2020年度世界急救日宣传暨急救知识科普活动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举行。活动通过对心肺复苏术、外科洗手、防护服穿脱技巧等的标准操作演示,向公众传授急救方法和技术。让大众了解和掌握基本的自救、互救的知识技能,提高突发灾害、意外事件和危重病发生时的应急能力。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院长李海洋
据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院长李海洋介绍,近年来,该院已累计为1000多个社区开展了急诊急救知识宣讲与培训,下一步在建好胸痛中心与卒中中心的同时,将着力把急救的相关知识特别是胸痛与卒中的急救知识培训延伸到全省各县市区,让更多的老百姓掌握急诊急救知识,对胸痛、卒中有一个初步的判断,从而使全省急诊急救水平不断提升,助推健康贵州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