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贵州文化老人 | 服饰头饰是民族的标识——《贵州文化解读》选篇

动静原创贵州省文史研究馆
1617590520
积分商场

从前几期史继忠的《贵州文化解读》里,我们了解了贵州多元的文化,不同的民族、语言、饮食和建筑,组成了今天的贵州。当然,多彩的贵州怎能不说说它多彩的服饰呢?今天,就一起来看看贵州的民族服饰吧。

相关链接:

贵州文化老人 | 史继忠:在茫茫“史海”中欢歌前行

贵州文化老人 | 山里人的饮食——《贵州文化解读》选篇

贵州文化老人 | 风格各异的民族建筑——《贵州文化解读》选篇

“多元并存”“共生共荣”是贵州文化的显著特征。各种民族文化在贵州都找到了生存、发展的土壤,因同是移民文化,有很大的包容性,相互并不排斥,给每种文化的发展留下很大空间。

——史继忠

服饰头饰是民族的标识

服饰、头饰是民族心理的外化形成,犹如人的脸面,直观反映各民族的形象。清代作《百苗图》,把各民族的服饰、头饰描绘出来,以便人们识别,只不过当时还没有民族识别的正确标准,往往把同一民族的支系视为几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服饰、头饰,一望便知。彝族男子头上留有“天菩萨”,以黑布缠成尖锥状的“英雄髻”,身披羊毛织成的“察尔瓦”,去胡须,左耳戴大耳环,项戴大银环,俨然是一个武士,从外观上便知是彝族。土家族男子,原先穿“琵琶襟”上衣,外套“鸦鹊挂”,老人穿无领大襟短衣,下穿大筒裤,扎绑腿,妇女穿右衽大襟短衣,着大脚筒裤,后来多改汉装。布依族妇女,原先穿着细褶裙,后来起了变化,挽发于头,以帕蒙首或用花布缠头,穿无领对襟衣,着长裤,系围腰,衣襟、袖口、衣摆镶花边,显得清秀、大方。侗族妇女,挽偏髻,插木梳,长袴短裙,以蛋布作衫,戴耳环、手镯。水族妇女,原先“筒裙短衣,四围俱以花布缀之”,清代穿对襟无领阔袖短衫,钉银扣,穿百褶裙,扎绑腿,前后系两块长条形围腰。回族服装类汉族,但头戴白色小帽。

仡佬族原穿“贯首衣”,着桶裙,后因住地分散,服饰、头饰多有变异,以花布为裙者谓之“花仡佬”,以红布为裙者谓之“红仡佬”,“蓄发寸许,长则剪之”者为“剪发仡佬”,以青布缠头如锅圈状者为“锅圈仡佬”,披长袍者为“披袍仡佬”,披草衣者为“土仡佬”,服饰近汉者为“雅意仡佬”,近代多已不存。瑶族“椎髻,斑衣”,因支系繁多,服饰有较多差异。“白裤瑶”男子,成年开始蓄发,以黑白两色头巾缠成圈状,上衣为领襟相连、长袖、无扣黑色短衣,束腰带,裤为白色,裤管及膝,裤裆宽大而裤口贴腿,缠白布绑腿,适宜山中奔跑,俨然是猎装;女子以黑色方巾折成船状,上衣与男子同而加“背牌”,穿蜡染百褶裙、戴银饰。“青裤瑶”男子装束与“白裤瑶”略同,但裤及绑腿为黑色;妇女以各色丝带束发,背牌前后绣花,穿裙和裤,黑色绑腿。“长袍瑶”男子穿黑色长衫,妇女裙子里外分为五层。“盘瑶”妇女在发髻外用布条缠成盘状,上安木架,外覆黑巾,再搭一块绣花头巾。“红瑶”男子穿右衽大襟短衫,着长裤,用黑布包头然后盖一花巾;妇女以梳绾发,穿无领开襟短衣,下穿青色自褶,边镶“栏杆”。

苗族人口众多,支系纷繁,住地分散,服饰、头饰多样复杂,很难说得清楚。男子服饰差异不大,大抵是包套头、穿右衽大襟衣或对襟衣,裤脚有大小、长短之别,扎绑腿。妇女的服饰、头饰千差万别,古书记有“红苗”“黑苗”“青苗”“白苗”“花苗”数种。红苗“男锥髻,约以红帛,女戴紫笠,短衣绛裙,缘以锦垂带如佩”;黑苗“衣短尚黑,女绾长簪,垂大环,衣裙缘以锦,皆跣足”;青苗“衣尚青,出入必佩刀摧弩,妇人以青布蒙首,缀以珠石,短衣短裙”;白苗“男科头赤足,妇女盘髻长簪,衣尚白,短仅及膝”;花苗有“大花、小花之称,衣以蜡绘花于布而染之,既染则花纹似锦。衣无襟衽,挈领自首以贯于身。男子以青布裹头,女子以马尾杂发编髻,大如斗,拢以木梳”。其实,这只是一种粗略的区分,仔细考察,多达一百多种,以黔东南最为繁多。头饰有“科头”“锥響”“髽首”三类,“科头”是将头发剃光,“锥”有盘髻、绾髻之类,绾发用木梳、木角、长簪、羊角或野鸡毛,“髽首”则是将棕毛、麻丝、马尾与头发掺杂盘于头顶,大如斗。妇女服饰,以短衣、百褶裙、背牌为基本特征,上衣有的是有领无袖的“贯首衣”,有的是无领无扣短衣,有的是右衽或对襟衣;百褶裙有许多款式,长者齐足,短者及腿,更短者及膝,色调、花纹各不相同;背牌或绣花或蜡染,披肩用毛织。首饰原先是插白鸡毛、豪猪刺、海肥、薏苡珠等,后来以银饰为普遍,有银花、银泡、银角、银帽、银冠、银簪、银耳环、银项链等等。各种头饰、服饰、银饰以不同方式组合,显得格外多样。黔东南苗族服饰最为复杂,有台江、剑河、雷山、凯里、黄平、丹赛、从江、榕江、黎平等式,台江又分施洞、反排、台拱、岩板、巫脚、五河各式,雷山有西江、桥港两式,凯里有舟溪、凯棠两式,丹赛有排莫、龙泉两式,如此等等。

汉族移入贵州有先有后,服饰各有不同。“宋家”来自中州,“衣冠俗尚,少同华人”,“蔡家”受彝族影响,“男子制毡为衣,妇人以毡为结,用长簪绾之,短衣长裙”。“屯堡人”保留汉族古风,妇女梳“三绺头”(谓之风头笄),穿蓝色或青色大襟长袍,长至脚踝,系长围腰,缠长腰带,扎绑腿,不缠足,与后来的汉人不同。明代庶民穿杂色盘领衣,戴斗笠,衣襟长过手,妇女穿浅色围衫,衣带用蓝绢布,系围裙,衣服不得用金绣、锦绣、绫罗,更不许用黄色。清代,男子留长辫,戴小帽,穿长袍、马褂,妇女穿旗袍、缠足。

·人物名片·

史继忠, 1937年12月生,贵州贵阳人,四川大学历史系毕业,获云南大学历史系硕士学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任贵州省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兼《贵州文史丛刊》主编,贵州省政协文史委员会副主任。 著有多篇专著,发表学术论文150篇,杂文、散文、随笔近百篇。退休后编过《飘移的视线》《贵阳百年图鉴》《触摸夜郎魂》三个大型画册,策划《发现贵州》电视栏目,主编《贵州导游词》。近十多年来主要研究中国及世界文化。

编辑

王青

责编

苏畅

编审

陈薇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