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在黔西县谷里镇中坪村刺梨种植基地里,几十名工人忙碌地在一片片被红色叶片覆盖的土地里收获折耳根。
折耳根丰收
折耳根又名鱼腥草,具有医药功能,是贵州人喜食的特色菜之一。工人们将手中的钉耙深深插进土壤后用力一提,一根根埋藏在土里的折耳根便被带了出来。工人们一边挖,一边捡,不一会儿,一根根白嫩粗壮的折耳根就填满了一整个口袋,不到一早上的时间便将一辆辆在旁边等候装车的三轮车载满。
摊折耳根
“我们村的地势高,气候温凉冷湿,土地肥沃,非常适合折耳根的生长,种出来的折耳根纯白、酥脆,口感好。从折耳根的种植到管护再到后期出土我们都全程参与,每天务工收入有100多元,轻轻松松在家门口就实现了就业。”中坪村一组村民张琼一边埋头挖折耳根,一边说高兴地介绍,看着村里的折耳根卖得非常好,她也打算拿出自家的土地,一同发展折耳根种植。
刺梨种植基地套种的折耳根
2019年,中坪村成立了创富合作社,发展刺梨种植,去年,当地根据土质状况和气候条件,在刺梨种植基地套种了200余亩折耳根,促进产业长短结合发展。“这不仅提高了土地的产出,而且有效促进了刺梨的生长。按当前的情况来看,每亩折耳根的产量可达4000斤,市场批发价为3元每斤,折耳根这一产业预计今年可为我们合作社带来240万元的收入。”中坪村村委会主任蔡祥江介绍,折耳根的种植,还带动了该村100余人务工增收。
折耳根长势良好
推动产业增效,助力脱贫攻坚,助推乡村振兴。近年来,黔西县谷里镇以“万亩茶药、万亩经果、万亩蔬菜”为发展目标,按照“党支部领办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的模式,相继种植了茶叶3500多亩、黄精1000余亩,刺梨4500亩,猕猴桃2000亩,特色蔬菜瓜果8000余亩。2020年年底,该镇全力发展食用菌种植,打造了544个大棚食用菌及100亩露天食用菌种植基地,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黔西县谷里镇通讯员 高望
黔西县融媒体中心 翟培声
编辑:胡妍
编审:侯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