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跟我们买东西,我们没有发票,他就没有要了。”黔东南州凯里市梅香村绣娘顾业兰告诉记者。
梅香村绣娘们在一起刺绣,顾业兰(左前)
梅香村曾是国家三类贫困村,这里也是当地有名的刺绣之乡,近几年,村里的妇女组织起来发展刺绣产业,可在销售过程中,一张发票让她们犯了难。
顾兰花(左一)
“又排队又填表,挺麻烦的,有些绣娘文化少,根本没法填表,开不了发票,所以我们就没有接这个订单。”作为村里发展刺绣产业的带头人,顾兰花也在开发票的过程中遇到了不少麻烦。
税务大厅工作人员为顾兰花进行实名认证
听说凯里市上个月有了一家“刷刷脸就可以开发票”的税务大厅,顾兰花决定来这里看看。刚进门,税务大厅的人像识别系统就对顾兰花的面部自动抓拍检测,了解到顾兰花是首次来这里,工作人员便指引她到智能导税台进行实名认证。
智慧税务大厅的体验区
这是全省投入使用的首家“一体化集成”智慧税务大厅,没有成排的等候座椅,前来办理涉税业务的纳税人都分布在各个区域的自助智能设备前。
实名认证后,当顾兰花来到一旁的智能终端机时,只需刷脸就可以对她的身份进行识别,这里就可以快速办理各类涉税业务。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顾兰花选择发票类型、输入购买人发票信息,很快就开具了第一张自助发票。
顾兰花在自助办税终端开具的第一张发票
顾兰花告诉记者,以前很害怕开发票,很复杂,人多的时候一个小时才能开发票,现在用这个机子,一分钟就能打出来,很方便。刷刷脸就可以开票,绣娘们可以放心接单了。
“刷脸通办”的智能化,不仅让乡村脱贫产业减少了后顾之忧,也提升了税务部门的办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国家税务总局凯里市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局长 莫婷婷
“我们的人工窗口从原来的14个减少到现在的6个。” 国家税务总局凯里市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局长莫婷婷告诉记者,现在有更多的人力和精力,去对纳税人做精准和个性化指导,提升纳税人自主办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线上办税习惯。
据了解,转型前的税务大厅16个人工窗口一天最多能办400来笔业务,而如今光是自主办理终端,一天就可办理800多笔业务。自10月中旬投运以来,已为2000多位纳税人高效办理3000多笔业务。
国家税务总局凯里市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 周承荣
“市场监管、公安、人社等部门的数据都会进入我们的‘数据汇聚平台’,这样我们就能第一时间掌握纳税人的身份、信用、涉税业务等信息,从而为他们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国家税务总局凯里市税务局党委书记 、局长周承荣介绍道:“这种‘智慧税务’模式,也是推动政府管理与公共服务精细化、智能化的一种实践,当下能够更好地助力脱贫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