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成功签订,约占全球经济总量近三分之一、全球贸易总额27.4%、世界人口30%的全球最大自贸区正式形成,将开启区域开放发展、共享共赢的新篇章。
2021年1月20日上午,由贵阳市人民政府、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主办,贵阳市商务局承办的“RECP开放机遇贵阳研讨会”成功召开,研讨会采取“线下研讨+云端对话”方式进行,在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缅甸工商会分别设立线上分会场。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会长许宁宁、印尼驻华大使周浩黎、马来西亚驻华大使拉·拿督·努西尔万、商务部亚洲司前司长吕克俭分别通过视频连线发表致辞,市委常委、副市长孙志明作城市推介。RCEP成员国驻华大使、商协会代表,以及贵阳市、贵安新区领导、省市相关单位和部门负责人、企业代表约100余人参加交流研讨。
研讨会上,市委常委、副市长孙志明在向与会嘉宾推介贵阳贵安时表示,贵阳贵安非常愿意与RCEP成员国积极拓展教育、卫生、体育等领域的务实合作,积极开展新冠肺炎疫情国际合作,努力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务实落地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执行理事长许宁宁在致辞中表示,贵阳市经济发展潜力大,与RCEP有关成员国产业互补性强,贸易投资关系密切,各方需深挖区域合作潜力,切实推动在产业、贸易、服务等方面的务实合作,共同推动RCEP谈判成果真正转化为区域内的经济增长。同时,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愿意积极助力贵阳市抓住RCEP开放合作机遇,推动贵阳市与东盟国家经贸合作的创新务实。印度尼西亚驻华大使周浩黎认为RCEP的成功签署将极大的推动各成员国之间的经贸往来,尤其是印尼同中国的经贸往来。同时,贵州省极具增长潜力,希望RCEP的实施能推动印尼与贵阳贵安在农业产业、矿产、服务等领域深化合作。马来西亚驻华大使拉·拿督·努西尔万认为,RCEP将带来新的发展空间和合作空间,进一步推动市场开发和跨国贸易发展,马来西亚将深化与中国的全面合作,加大与贵州在知识密集型产业上的务实合作,积极推动在电子商务、绿色经济、数字产业、制造业等方面的合作。商务部亚洲司前司长吕克俭指出,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是RCEP成员国共同的目标,在RCEP框架内,中国和日本首次达成了双边关税减让安排,免关税产品比例将达到86%;同时,贵州省与日本经贸互补性强,可在中医药、可持续发展、大数据、茶业、制造业等方面深化交流合作。
研讨会上,来自日本、韩国、印度尼西亚、缅甸、老挝等成员国的外交官员、商协会代表及贵阳本土企业,从不同视角围绕“RECP带来的开放机遇”“与贵阳贵安交流合作”“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等方面内容积极发言。日本驻华大使商务参赞福永茂和在发言中表示,RCEP的达成将为亚太地区企业提供更多选择,并推动在此基础上构建最优供应链,日本将继续根据基于全球标准的规则为建立经济伙伴关系做出贡献。中国韩国商会常务副会长郑一在发言中表示,贵州省是增长潜力巨大的新兴市场,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非接触式经济和数字经济发展,大数据应用的国际化合作必要性日益凸显,下一步将积极推动与贵阳贵安在大数据领域的国际合作,推动大数据在金融、制造、能源、物流、医疗、教育等领域应用,不断创造新的商机。印度尼西亚中华总商会常务副总主席张锦雄说,我们非常高兴 RCEP的正式签署,中国是印尼第二大外资投资来源国,近年来贵州省的发展非常迅猛,“云上贵州”享誉中外,希望在未来能与贵阳贵安在生态保护、大数据、能源矿产等领域展开深入合作。缅甸工商会会长Zaw Min Win在发言中邀请贵州贵阳的企业到缅甸投资,特别是在数字经济、农产品加工、零售业方面。老挝驻华大使馆商务参赞宽赞说,老挝合作投资领域广泛,包括农业、旅游、环境、制造业、交通基础设施、能源、物流、数字经济等,其中农业和旅游业是老挝政府鼓励的主要优先发展领域,欢迎贵阳贵安的企业投资。澳大利亚—东盟商务理事会会长埃莉诺·迈克说,RCEP的签署将进一步增强各成员国的供应链和投资者信心,贵州在打造信息技术和先进制造业中心声誉方面做了很多创造性工作,我们希望进一步加强与贵阳在信息技术、制造业、商贸业等领域的探索创新和合作发展。新西兰—东盟商务理事会董事大卫·凯蒂表示,贵州贵阳发展潜力大,希望双方继续推动教育、文化、经贸方面的交流,不断推进贸易自由化。
贵州瓮福国际贸易股份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蒋华表示,企业将持续抓强RCEP市场贸易重心,在巩固提升已有市场前提下,持续拓展新兴市场,大力推动磷行业方面与RCEP成员国更深层次的战略合作、繁荣发展。贵州轮胎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游杰在发言中表示,将牢牢把握RCEP的签署机遇,深挖市场潜力,力争在缅甸、印尼、柬埔寨、马来西亚、越南等市场实现每年20-30%的销售增幅,并稳步推动拳头产品在日韩等发达国家市场布局。
参会人员普遍认为,研讨会的成功举办,对于贵阳贵安实施高水平对外开放影响重大、意义深远。贵阳贵安是地处中国对接东盟10国的“前沿城市”,双方在进一步深化交流沟通、深化产业互补、深化贸易往来等方面前景可期。